知识库 > 头部 > > 头痛 > 内容

头痛内容

疼痛问题需要那些信息和检查

病请描述: 经常有患者询问一个简单的疼痛,有那么复杂吗?问诊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实际上疼痛涉及的问题是最多的,它可以涉及到所有临床的科系,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疾病都可引起疼痛,那么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疼痛的诊断,我们需要有多少的信息才能够明确诊断? 一,疼痛征象的采集顺序 疼痛患者的病史采集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技巧,与患者当面交流的形式可以对患者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另外还可以采用填写表格的方式,填写表格的方法可以提供全面的病史,但容易使患者对医生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使医生在病史的采集时与患者更容易交流,现将询问病史的要点叙述如下: a疼痛是如何发生的、疼痛的发展过程 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为了使患者双述发病的整个过程,按患者的思路和语言描述有关疼痛的问题,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痛苦是什么?必要时可以对叙述模糊的地方进更详细的提间,在提问时要使患者的叙述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注意疼痛的时、特点,如损伤后疼痛是立即出现,还是在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后出现;疼程度是比较稳定还是逐渐加重。 b,疼痛像什么、如何描述感受到的疼痛 这一提问实际上包含了对疼痛性质的描述,允许患者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根据患者的描述再提供给患者规范的描述词汇和常用术语,由于疼痛性质的描述有助于疼痛的分类,正确地反映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是极为重要的。 c、疼痛的部位和向何处放射 疼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有些患者的疼痛定位不确切,这与导致疼痛的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因此在诊断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在措述疼痛部位时,应使用人体轮廓图,请患者在图上标明疼痛的部位和范围,并将不同部位的疼痛轻重加以区别,注意识别患者是否存在牵涉痛,如有应标出疼痛的放射部位和范围。 d、疼痛的强度如何 疼痛的严重程度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因其受患者的体质、耐受力、心理状况、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痛强度的感受个体差异非常大。疼痛强度的评估一般对诊断无太大的帮助,但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却非常有价值。 e、疼痛与时间有何关系、疼痛的时间特点是什么 疼痛每天、每周、每月、每个季节有什么变化?疼痛在时间方面有无规律?如偏头痛是否与月经周期有关?关节痛会因为天气寒冷而加重吗?疼痛的时间因素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在询问病史时应特别注意。 f、使疼痛减轻或加重的因素是什么,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对减轻或加重疼痛的原因加以了解,帮助患者明确诱发或加重疼痛的因素,并指导患者如何避免,有些诱发或减轻疼痛的因素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g,疼痛发生时有无伴随症状 疼痛的伴随症状常常可以提示疼痛的原因和性质,为诊断提供线索。例如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颜面潮红、疼痛部位皮肤温度的变化等,对临床诊断均有价值。 h.疼痛发生后接受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对现在和过去有关疼痛治疗的询问,有助于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过去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并发症是评价的要点,因为有些治疗结果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对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i,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程度 疼痛肯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解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干扰对评估病情和治疗均有帮助,例如,疼痛造成患者失眠了吗?患者因为疼痛丧失工作能力了吗?患者因为疼痛失去工作了吗?疼痛使患者家庭的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疼痛是否使患者失去了生活乐趣?疼痛是造成患者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吗?; j,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前,必须对相应的疾病作检查,以防止发生误诊、误治。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注意有发生末梢神经炎的可能。 k,是否存在药物滥用的病史、是否存在精神障碍、是否使用过特殊药物这些对患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和分析患者这些病史,可以递免严重的治疗并发症。 二,体格检查 对身体的检查主要是通过体检验证从病史中得到的可疑症状,提出初步的诊断,体格检查应该有合理的计划和顺序,并且要向患者简单说明检查的目 的,在检查疼痛部位时应提醒患者,并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检查范围包括 精神状态、脑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身体协调功能和步态等,必要时可进行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 1、精神状态 (1)患者的意识、语言状态、能否合作。 (2)识别物体能力、判断力和观察能力。 (3)记忆力、计算和拼写能力 2、生命体征 呼吸、心率、体温、血压。 3.一般检查 (1)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2)姿势:正常人的姿态协调自如,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常出现特殊的 姿态 (3)皮肤颜色:可以显示可能存在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炎症、带状疱疹皮损等疾病。 (4)不对称出汗、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肌肉萎缩可能存在神经功能障 (5)步态有无共济失调、有无偏瘫。 "4,脑神经检查对患有头痛和颈部疼痛的患者,应进行脑神经检查。 5,感觉功能检查 (1)浅感觉: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深感觉包括震动感、位置感(关节肌肉定位感或运动感)两点辨别觉、压迫感觉、重量感觉 (3)本体感觉检查。 6,四肢的肌力、肌张力和关节检查。 7,深浅反射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深浪反射是检查神经功能的方法之一,包括上肢的肱二、肱三头肌肌腱反射,腹壁反射,下肢跟腱、膝腱反射等。检查反射时应注意两侧对称;如果出现不对称的反射,常常表示有器质性病变的存在。 8,病理反射 以上是基本的检查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对与主诉密切相关的部位作重点检查、但上述检查的内容是需要常规采 重要体征 收集资料之后、需要对病变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连贯思索,注意利用对疾病的诊断去解释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如果许多症状及体征的可以获得满意的解释、则诊断正确的可能较大:反之、如有许多症状和体征无法用预想的诊断说明则诊断的正确性很值得怀疑,因此,正确的解释体征是验证诊断和判断病情(评估疼痛)的一个重要步骤。 以上只是一个病史和简单查体的相关资料后面还需要定性的诊断,疼痛的定量诊断以及特殊检查等等相关资料。可见一个疼痛疾病的完整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复杂病人就更加繁琐请在网上问诊或者看病的病人要有耐心理解医生的一些工作。 医生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使医生在病史的采集时与患者更容易交流,现将询问病史的要点叙述如下 疼痛是如何发生的、疼痛的发展过程 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为了使患者 双述发病的整个过程,按患者的思路和语言描述有关疼痛的问题,医生要耐心 t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痛苦是什么?必要时可以对叙述模糊的地方进 更详细的提间,在提问时要使患者的叙述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注意疼痛的时 、特点,如损伤后疼痛是立即出现,还是在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后出现;疼 程度是比较稳定还是逐渐加重。 2,疼痛像什么、如何描述感受到的疼痛 这一提问实际上包含了对疼痛 :质的描述,允许患者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根据患者的描述再提供给患者规 范的描述词汇和常用术语,由于疼痛性质的描述有助于疼痛的分类,正确地反 映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是极为重要的。 3、疼痛的部位和向何处放射 疼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有些患者的疼痛定位不确切,这与导致疼痛的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因此在 诊断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在措述疼痛部位时,应使用人体轮廓图,请患者 在图上标明疼痛的部位和范围,并将不同部位的疼痛轻重加以区别,注意识别 患者是否存在牵涉痛,如有应标出疼痛的放射部位和范围。 4、疼痛的强度如何 疼痛的严重程度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因其受患 者的体质、耐受力、心理状况、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 痛强度的感受个体差异非常大。疼痛强度的评估一般对诊断无太大的帮助,但 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却非常有价值。 5、疼痛与时间有何关系、疼痛的时间特点是什么 疼痛每天、每周、每 月、每个季节有什么变化?疼痛在时间方面有无规律?如偏头痛是否与月经周 期有关?关节痛会因为天气寒冷而加重吗?疼痛的时间因素可以为临床诊断提 供有价值的依据,在询问病史时应特别注意。 6、使疼痛减轻或加重的因素是什么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对减轻或加 重疼痛的原因加以了解,帮助患者明确诱发或加重疼痛的因素,并指导患者如 何避免,有些诱发或减轻疼痛的因素可能对诊断有帮助。 7,疼痛发生时有无伴随症状 疼痛的伴随症状常常可以提示疼痛的原因 和性质,为诊断提供线索。例如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颜面潮红、疼痛部位皮 肤温度的变化等,对临床诊断均有价值。 8,疼痛发生后接受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对 现在和过去有关疼痛治疗的询问,有助于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过去治疗的效 果和治疗并发症是评价的要点,因为有些治疗结果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线 索,对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程度 疼痛肯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了解疼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干扰对评估病情和治疗均有帮助,例如,疼 痛造成患者失眠了吗?患者因为疼痛丧失工作能力了吗?患者因为疼痛失去工 作了吗?疼痛使患者家庭的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疼痛是否使患者失去了生活 乐趣?疼痛是造成患者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吗?; "10,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患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前,必须对相应的疾 病作检查,以防止发生误诊、误治。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注意有发生末梢神经 炎的可能。 11,是否存在药物滥用的病史、是否存在精神障碍、是否使用过特殊药 物这些对患者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和分析患者这些病史,可以递 免严重的治疗并发症。 (四)体格检查 对身体的检查主要是通过体检验证从病史中得到的可疑症状,提出初步的 诊断,体格检查应该有合理的计划和顺序,并且要向患者简单说明检查的目 的,在检查疼痛部位时应提醒患者,并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检查范围包括 精神状态、脑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身体协调功能和步态等,必要时可 进行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 1、精神状态 (1)患者的意识、语言状态、能否合作。 (2)识别物体能力、判断力和观察能力。 (3)记忆力、计算和拼写能力 2、生命体征 呼吸、心率、体温、血压。 3.一般检 (1)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2)姿势:正常人的姿态协调自如,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常出现特殊的 姿态 (3)皮肤颜色:可以显示可能存在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炎症、带状疱疹 皮损等疾病。 (4)不对称出汗、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肌肉萎缩可能存在神经功能障 (5)步态有无共济失调、有无偏瘫。 "4,脑神经检查对患有头痛和颈部疼痛的患者,应进行脑神经检查。 5,感觉功能检查 (1)浅感觉: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深感觉包括震动感、位置感(关节肌肉定位感或运动感) 两点辨别觉、压迫感觉、重量感觉 (3)本体感觉检查。 6,四肢的肌力、肌张力和关节检查。 7,深浅反射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形式,深浪反射是检查神经功能的 方法之一,包括上肢的肱二、肱三头肌肌腱反射,腹壁反射,下肢跟腱、膝腱 反射等。检查反射时应注意两侧对称;如果出现不对称的反射,常常表示有器 质性病变的存在。 8,病理反射 以上是基本的检查内容,在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的 东清r6 对与主诉密切相关的部位作重点检查、但上述检查的内容是需要常规采 Eea重要体征 Rn收集资料之后、需要对病变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升析、连贯思 意REt疾病的t,诊断去解释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如果许多症状及体 ee满t的解释、则诊断正确的可能较大:反之、如有许多症状和体征 预想na断说、则诊断的正确性很值得怀疑,因此,正确的解释体征 是验证诊断和判断病情(评估疼痛)的一个重要步骤。

马彩毓 2019-11-20阅读量1.0万

沈文俊医师访问哈佛大学波士顿...

病请描述:波士顿地处美国东海岸,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无疑是它的掌上明珠。波士顿儿童医院作为哈佛大学附属的儿童专科教学医院,其各项专业在美国长期排名居前。神经外科专业排名第一,其中脑血管专业主要医治烟雾病、动静脉畸形。2016年复旦儿科医院沈文俊医师应哈佛专家Edward Smith邀请,赴波士顿儿童医院学术访问。总共3周的时间内,参加了美方的病例讨论、专科门诊以及观摩手术。非常有幸与波士顿儿童医院烟雾病事业的奠基人 Scott M. 教授见面,一例烟雾病术后10年因为外伤需要再次探查的病人让我得以直观观察术后的慢性血管融合。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学术观点认为血管融合术非常有效地改善烟雾病缺血的皮层,一经诊断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波士顿儿童医院在烟雾病诊疗方面很有经验,他们对于哪些病人术后能够从血管融合获益改善临床症状,从复查的影响学资料能够找到一定的特征。得益于术中神经监护和磁共振的应用,波士顿儿童医院有能力一次全麻手术中施行双侧的血管融合术。手术中每隔20分钟进行感觉及运动电位的诱导记录,完成第一侧术后在手术室中行MRI检查除外新发脑梗。这样的手术方案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避免了等待第二次手术期间带来的风险。哈佛的专家同样发现虽然很多病人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头痛依然存在,其中的机制有待研究。烟雾病的病人术后需要长期规范的随访,波士顿儿童医院有专门的医疗秘书负责联系、登记、统计,对于总结规律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很有帮助。这次学术访问,我们两个烟雾病中心充分交流了临床经验和科研思路,相信广大的患者一定会获益匪浅。

沈文俊 2019-11-13阅读量9143

不典型颈椎病为什么容易导致焦...

病请描述:焦虑症和焦虑相关疾病,如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常有头颈部的症状,如头、颈、肩、背、手臂的疼痛、僵硬、乏力、酸胀不适、发热出汗、手指发麻,有的还有头晕耳鸣,失眠,恐惧、头痛,心悸,胸闷气短,等。 由于这些症状也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并且这类患者的颈椎和颈椎血管的检查,如CT、MRI、TCD,CTA等检查,也常能发现一些异常,如狭窄、增生、退行性变等(现在这些辅助检查技术虽然非常敏感,但是经常有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相背离的情况,部分没有症状的患者会检查出一些异常来;同样也有很多患者有问题却是检查结果阴性。如果遇上经验不足的医生或者是专家,诊断误差率可能更高)。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患者,曾被诊断为颈椎病;也有很多颈源性疾病比如幻术关节半错位,寰枕关节错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因为无法诊断清楚,被误诊为焦虑症。但按被诊断的疾病采用药物核物理治疗,却无效,或效果不理想。 鉴于目前医疗技术水平限制,遇到以上症状的患者,一定要进行临床仔细检查和评估,在采用目前诊断系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时候,请及时找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尤其是疼痛科与心理疾病科的一声联合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或者是联合治疗。毕竟还有很多患者是两种疾病都有的患者,有的是抑郁症合并有颈、肩、脊柱疾病,也有很多患者是颈肩疾病尤其是不典型颈椎病长时间得不到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进而继发焦虑被误诊为抑郁症的。 典型的焦虑症患者,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后,症状常常很快好转,或明显减轻,提示这些症状主要还是由焦虑引起。这类患者的MMPI检查的第1项疑病分和第3项癔症分通常都高,也提示是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 虽然抗焦虑药物可以快速缓解这些焦虑症的症状,但如果只用药物治疗,则病情容易波动,容易反复。如果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疾病慢性化,和治疗难度增加。如果药物治疗能联合心理治疗,或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积极的自我调整,则有助于提高远期预后率。 为什么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患者常与颈椎病以及脊柱相关性疾病混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焦虑症以及焦虑相关性疾病患者常有很多与脊柱相关性疾病相似症状,很难鉴别,比如不典型型颈椎病模糊多变的症状,常被医生误读为焦虑相关疾病的“述情困难”----即其情绪体验的自我感受和表达方面存在缺陷;尤其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性型颈椎病得内脏症状和焦虑症的“器官语言”释放很难鉴别。两种患者都具有不善于用语言等方法表达其内心的感知,情绪体验无法被理解等特点。 另外一个原因是颈椎脊柱疾病的不同病变临床症状的身体不适的区域与特殊情感的压抑有一个大致对应的关系,例如,胃痛、隔膜区域的不适可能因为心里有害怕情绪压抑有关,肩颈痛可能是对挫折和愤怒情感的抑制,有怒气未消;对悲痛和伤心情感的压抑与胸痛胸闷、心脏和眼周的不适有关;骨盆及下腹部的不适可能是由于性压抑…… 在心里学的临床经验里,身体不适的区域和特殊情感的压抑有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人们可以根据这个对应关系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相应的情绪压抑。身体的疼痛有两种类型:一是实际的器官伤害造成的疼痛,如受伤缺血缺氧等;另一种是目前的各种医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的疼痛,被叫做躯体形式障碍,目前被认为是由于心理问题,通常是焦虑和抑郁情绪表现在身体上,造成身体不适。 最主要原因是:这两类疾病都具有不稳定性,症状容易反复发作,症状多变等共同特点。 但是这里建议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查明所有疾病,而临床实践中证明很多不治之症通过中医辩证治疗会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中西医联合治疗下,很多不治之症很快的好转并逐渐停药直至痊愈。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用药控制良好的患者,如果仍然有严重的颈椎病症状,建议采用合适的中西医结的大方法进行无创的调理治疗,很多患者会取得良好的疗效(详见本人相关文章,很多患者被告知可能需要终生服药)。 从中医角度来认识疾病,疾病都有内脏功能改变相关,病入脏腑同样会影响情志,那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目前的医疗技术还很难检查清楚。所以对于有典型脊柱疾病症状的患者,建议在用药控制病情的同时,同时采用中医无创治疗,调理脏腑平衡,改善症状,促进功能恢复,直至痊愈。 我相信每个专家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还是要多元化看问题。在此借用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拿着锤子的人,看啥都像钉子”,一元化看病治病,结果是可怕的。 学术观点,欢迎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9-10-21阅读量1.0万

检查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怎么...

病请描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发现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比例也越来越高。那么当发现未破裂动脉瘤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呢?前些时侯听到某一医院医师说他们医院只要发现颅内动脉瘤,就要报危急值!也就是说,这个病人是高风险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治疗!事实果真如此吗?本人观点是要示具体情况而定:1、有临床表现的未破裂动脉瘤,比如:头痛明显的,有眼睑下垂的,有肢体功能障碍的等等,这往往是动脉瘤比较大了,压迫周边神经或重要脑结构了,这样的未破裂动脉瘤可能随时有破裂出血的风险,就应当列入高风险人群,积极采取治疗措施。2、根据国际通用观点,前循环直径大于7毫米,后循环直径大于5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或者直径小于这个数值,在动态随访过程中有增大的未破裂动脉瘤,因其破裂风险较高,是需要考虑治疗的,但也不至于立刻列入危急人群之中。只要知道这个病是要积极治疗的,否则有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可能就可以了。3、前循环直径小于7毫米,后循环直径小于5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国内有的观点把这个标准分别降到5毫米和3毫米,假如这个未破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尤其有小尖角样突起的,出血风险也会提高,因此也是主张治疗的。         因此,如果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颅内有一个或多个未破裂动脉瘤,是不是需要治疗或马上治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尤其是前循环直径小于5毫米,后循环直径小于3毫米的未破裂动脉瘤,特别是海绵窦段动脉瘤,一般不主张马上治疗,建议首次发现半年后行头部血管核磁共振复查,往后每年复查一次,示动脉瘤有没有增大再决定需要不需要治疗。         至于未破裂动脉瘤如何治疗问题通常不外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栓塞术两种方案,具体怎么选择要看动脉瘤大小、形态、部位、患者情况、医院条件以及手术操作医师经验等综合因素来决定。总体来说前循环动脉瘤,尤其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首选开颅手术夹闭,后循环尤其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优先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王俊兴 2019-09-25阅读量9287

风为百病之长!不得不防!

病请描述:中医讲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确有其事! 很多女性月经突然变少,排除早孕,各项检查均正常,有时候可能是因为风邪入于胞宫,气血阻滞不通所致!脉显尺中浮涩! 突然的头痛头晕,或者无感冒症状的颈部不适,常常是由于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即便是慢性顽固性头痛或者经行头痛、偏头痛等等,其根本病机也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因此不得不防风邪!不能开窗睡觉!此乃养生之大忌!!!

张平 2019-09-22阅读量8902

换个3D打印个性化颈椎枕,好...

病请描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和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作时低头看电脑,下班后低头看手机以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出现酸胀、疼痛乃至眩晕的症状。 2014年底,美国的Kenneth医生曾发表一篇关于低头角度与颈椎压力的文章,其中的一张图片曾被各大新闻媒体广泛引用。 我们将图中计量单位换算成千克后,正常情况、15°、30°、45°和60°时,颈椎所对应承受的重量分别为4.5-5.5kg、12kg、18kg、22kg和27kg。这样的重量可以说是“颈椎不能承受之重”,日积月累的作用之下,不加以注意必然导致颈椎自然曲度变直。 人体脊柱曲度 人体脊柱在正常情况下会存在四个生理性弯曲,又称为生理曲度,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颈椎、腰椎凸向前,胸椎、骶骨凸向后。 人体颈椎生理性前凸,颈椎的第4、5椎间盘前厚后薄,从而能够形成自然曲度,进而增加颈椎的弹性,在弹跳、撞击等外力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大脑。 颈椎曲度改变 颈椎自然曲度变直不仅会降低对大脑的保护作用,当颈椎曲度变直时,支配关节突关节的神经受到刺激,导致神经的水肿和纤维化,同时引起关节周围肌肉收缩。颈神经长期慢性的损伤可导致所支配颈部肌群的痉挛和纤维化,从而卡压臂丛神经或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椎孔外神经卡压。 颈椎周围软组织和颈椎的关系犹如弓与弦,当颈部肌群发生挛缩和纤维化后,还可引起颈椎骨性结构的改变,进而导致颈髓受压,引发颈椎病。好比一把弓的弓弦丧失弹性,导致弓的结构改变甚至破坏。 颈椎曲度测量 那么怎样的颈椎曲度才算正常?我们又该如何测量颈椎曲度呢?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Borden氏测量法测量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 这种方法是目前颈椎测量公认客观、准确的测量方法, 虽有相关文献报道存在着一些缺陷, 但目前研究仍不能找到一种经大规模基础和临床研究所证实的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Borden氏测量法在颈椎曲度测量中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自枢椎(第二颈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为A线, 沿颈椎各椎体后缘画一连线为B线, 在A、B线间最宽处的垂直横交线为C线, 即为颈椎生理曲线的深度。 C为正值时称"前凸",为颈椎正常生理弧度;C为零时称"变直",即颈椎生理弧度变直;C为负值时称"反弓",Borden氏测量法正常C值为12±5mm。 cobb角法测量法测量颈椎夹角 常采用C2-C7(第二颈椎至第七颈椎)Cobb角测量,有文献称此法较为可靠,不受放大因素的影响。 在颈椎侧位X线片, 测量C2与C7两椎体下缘延长线,再作这两条直线的垂线,取垂线相交所成锐角作为颈椎的曲度,正常角度一般为22+5°。 Harrison法测量颈椎夹角 在颈椎侧位X线片,做 C2 及 C7 椎体后缘的平行线,其相交所成的锐角为颈椎角(CSA)。正常角度一般大于34°。 同时,颈椎曲度与年龄也有很大的相关性,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对于青年来说,颈椎曲度的改善与颈部症状、体征的缓解和消失呈明显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椎体增生、韧带钙化等问题日益显著,颈椎的生理应力状况改变,颈椎曲度只参与部分受力,但颈椎曲度的改善往往也能够使颈部的症状得以缓解。 颈椎枕 据估计,近四分之一的人群都会出现颈部疼痛,而糟糕的枕头设计是导致这种极高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不适当的枕托对颈椎有不良影响,导致颈部疼痛和颈源性头痛,最终导致睡眠质量差。 特别是颈椎病患者,需要根据患者颈椎病变的程度、肌肉组织损伤及血管神经的改变等,以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为原则,挑选一个适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 这种生理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同时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个性化设计颈椎枕 一个颈椎枕的选择更加重要,有些颈椎枕常存在质地过软、矫正作用差的问题,没有个性化矫形规划,软材料也会导致矫正力度和矫正结果比较随缘。选择不合适的枕头大小,可能导致颈部疼痛或加重。 每个人的颈椎曲度不同,颈椎软组织情况各异,部分患者处于颈椎病的不同阶段,因此需要进行个性化3D打印颈椎枕设计,进行颈椎曲度与颈椎周围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弹性的个性化矫正。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中心,通过对颈部进行光学扫描与颈椎侧位X光检查,测量颈椎曲度,由专业矫形器师结合患者的情况设计个性化颈椎枕,部分或全部3D打印工艺制作完成,矫正颈椎的生理曲度。患者适配后拍摄X光片,做到精准矫正与治疗,避免使用不适和矫枉过正。 颈椎枕案例 患者适配前后侧位X光,佩戴前18°,适配后36° 对于颈椎病患者,合理设计的颈椎枕,能够紧密适合颈椎,矫正颈椎生理曲度;再根据颈椎曲度改善情况,随时间慢慢调整3D打印颈椎枕曲度,使变直的颈椎逐渐形成正常的生理曲度,改善颈肩痛的症状。 使驾车、打电脑等低头工作生活一天的人们,在睡眠之中通过个性化3D打印颈椎枕的使用,解除颈椎肌肉、韧带的疲劳,逐渐改善颈椎曲度,提高睡眠质量。

王金武 2019-08-16阅读量9408

高清内镜下微创切除脑垂体肿瘤

病请描述: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司令部,垂体肿瘤除了会引起相应内分泌症状外,还会因压迫引起头痛、视物模糊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经鼻微创手术切除垂体肿瘤,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美观保留。该患者因头痛伴视物模糊半年前来就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头颅MRI检查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垂体肿瘤。临床诊断初步考虑:垂体肿瘤,囊肿不能排除。并于我院接受经鼻微创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瘤呈灰白色,血供一般,容易刮除,肿瘤切除干净后探查可见鞍隔塌陷,无脑脊液鼻漏。术后激素恢复到正常,无感染及发热。患者术后5天出院。垂体瘤为代表的鞍区肿瘤,发病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可引起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比如闭经、泌乳、不孕、不育、阳痿、四肢粗大、肥胖无力等;无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发病隐匿,通常肿瘤体积较大压迫视交叉、视神经等周围神经结构导致视物模糊或者失明时才引起患者高度重视。除PRL型垂体瘤可首选药物治疗外,大多数垂体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部分残余肿瘤、恶性或侵袭性垂体瘤甚至需要化疗药物(替莫唑胺等)加放射治(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伽马刀治疗)疗来控制病情。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往往效果较好,并且保留美观。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983

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

病请描述: “锁孔”手术是显微神经外科发展、成熟以及“微创”意识的必然产物,它是对传统神经外科手术的一种合理改良。其中心原则是在保证充分处理病灶的前提下,将手术损伤降至最低限度。“锁孔”开颅术具有操作便捷,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小,外观完好,疗效肯定,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Case 1女性患者,头痛起病,影像学检查示:右额底眶尖占位,考虑脑膜瘤。全麻下经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肿瘤。术后恢复顺利,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四天出院。病理诊断:脑膜瘤。Case 2女性患者,头痛起病,影像学检查示:左侧前颅底脑膜瘤。全麻下经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肿瘤,术后恢复顺利,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出院。病理诊断:脑膜瘤。 Case 3 患者男性,50岁,术前诊断为前颅底脑膜瘤。全麻下经眶上锁孔(眉弓)入路切除前颅窝底肿瘤,术后恢复顺利,第二天患者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五天出院。病理诊断:脑膜瘤。手术操作:全麻,体位:头部抬高15°,过伸15°,健侧旋转10-20°,对侧侧曲10°;手术切口设计:切口位于眉毛内,眶上神经外侧;开颅:a. 切开皮肤;b. 平行于眶缘切断额肌,剥离颞肌; C. 骨瓣形成:颞线后方钻孔,平行于眶缘,从外向内铣开颅骨,从骨孔处向上“C”型铣开颅骨;骨蜡、双极止血(骨蜡封闭开放额窦);D. 小磨钻磨除眶缘骨窗的内板,增加视野;操作:剪开硬膜,释放脑脊液,额叶重力牵拉,于额叶与颅骨之间暴露肿瘤,双极电凝肿瘤基底,先分块切除肿瘤缩减体积,再沿肿瘤边界分离,最后肿瘤完整切除。彻底止血,反复冲洗;关颅:水密缝合硬脑膜,骨瓣还纳。 手术过程手术心得体会:良好的体位摆放有利于手术靶区显露,肿瘤准确切除;手术切口设计,注意眶上神经、眶上动脉、面神经额支的保护;向额颞侧牵拉皮肤和肌肉力量应大一些,向眶侧方向牵拉分离是应轻柔,避免眶周血肿;钻孔的最佳位置应当朝向前颅窝底的方向,而不是眼眶方向,避免穿透眶壁;磨除眶缘骨窗的内板及眶顶的骨性隆起,可获得良好的术野和操作空间;额窦开放要封闭,硬膜要严密缝合;术后可不必放置引流管,局部适当加压包扎。锁孔VS开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9037

精准微创治疗垂体瘤卒中一例—...

病请描述: 青年男性,因头痛伴视物模糊前来就诊,在仔细问诊过程中发现该患者伴有男性功能异常。鞍区磁共振检查发现:鞍区肿瘤卒中可能,肿瘤侵犯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鞍隔被顶起,鞍底部分塌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TIWI像T2WI像冠状位增强矢状位增强术前激素检查:泌乳素(PRL)>4200 mIU/L (正常:72-407mIU/L),无垂体功能低下表现。泌乳素升高见于女性产后哺乳期,本例男性患者PRL异常升高,显然不正常。我们采用精准微创的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卒中。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复查泌乳素下降到正常范围较低水平。术后即刻CT:术区干净,肿瘤及出血完全切除。术后患者无脑脊液鼻漏,无发热,美观保留,术后第四天自主下床活动,术后第5天自主步行出院。对于垂体瘤卒中的患者,手术指正明确,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生活受影响、视力视野障碍加重、垂体功能低下等严重结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348

《泌乳素型垂体瘤与怀孕》一直...

病请描述: 很多年轻未婚未孕的患者却已经发现自己患有泌乳素型垂体瘤,想怀孕生子怎么办?当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或者怀孕者发现自己患有垂体瘤时,不知何去何从。我需要治疗吗?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治疗?垂体腺瘤本身对胎儿有影响吗?治疗对孕者及胎儿有影响吗?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医学科普,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常常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从而导致女性患者乳房溢乳、月经紊乱、甚至不孕。泌乳素腺瘤患者经过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后可正常排卵怀孕。当泌乳素瘤患者发现月经消失时,应行测孕检查,一旦发现怀孕,停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胎儿药物暴露。此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怀孕患者仅应用3-4周,药物暴露时间<6周较为短暂,研究发现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PRL型垂体腺瘤患者,并没有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儿、多胎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正常人在怀孕期间PRL水平可升高到正常水平10倍左右,垂体体积也会增生变大。对于垂体瘤孕者停药后的6-10周内,PRL水平会进一步升高,之后便不会增加,故不必过于频繁检测激素指标而避免引起过度担心。未经治疗的PRL型垂体瘤中,2%-3%的垂体微腺瘤和20%-30%的垂体大腺瘤会增大。因此,在怀孕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每三个月复查激素、视力视野改变及MRI平扫(非增强)。垂体微腺瘤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是治疗首选。垂体大腺瘤患者如果出现视力视野改变,或者进展性头痛,或者垂体机能减退,及时复查头颅(鞍区)MRI,以便区分是垂体瘤增大还是出血卒中,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时,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当然,条件允许尽量避开怀孕前三个月的各种治疗。如果怀孕接近晚期,先生产也是一种选择。产后哺乳对于垂体瘤影响不大,哺乳期间建议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医学领域进一步去研究探索。问题一:18%的患者对卡麦角林不敏感,从而要加大药物剂量来实现正常的PRL水平,卡麦角林高于传统剂量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效控制垂体大腺瘤的体积,当发现怀孕而忽然停药,同时雌激素快速升高,这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三:但怀孕期间做增强MRI安全吗?因此对于孕期妇女,如果发现或者诊断为垂体腺瘤,建议孕前先治疗,PRL型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对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能耐受或者存在抵抗的患者或那些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仅用于手术不能切除肿瘤及术后肿瘤复发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等病情确实稳定后2年左右再考虑怀孕,以免给孕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反之,就要按照本文所述,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