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眼瞅着腿上血管凸起变多,颜色变黑,瘙痒、溃疡越来越重......静脉曲张一直是任大哥的一块心病。 6年前,任大哥就因为左小腿静脉曲张做过开刀手术,但没管几年小腿处又出现了颜色持续加深,而且脚踝部位有炎症,穿弹力袜有液体渗出。 担心拖成“老烂腿”,影响工作和生活,任大哥开始在网上查找各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信息。偶然了解到我采用联合微创,在治疗静脉曲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得知我在血管外科方面,有着20多年的经验,便满怀希望慕名而来。 经过详细地询问病史,结合B超血液动力学检查,我发现任大哥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小隐静脉曲张。次要原因之前手术,大隐静脉没处理干净。 在局麻+定点神经阻滞的情况下,借助USG血液动力学设备,精准的找到病变血管主干与分支之间的连接点,利用热效应使血管组织纤维化,不用抽剥血管,保留在体内自行机化吸收即可。 当天下午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大概一个小时轻松完成。第二天,任大哥已经能在病区自由活动,当我给他换药和嘱咐完术后注意事项之后,随即办理了出院,返回家乡。 术后1周的时候,任大哥自述目前恢复情况良好,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小腿也未出现疼痛不适的情况,走路不受影响。于是给我们发来自己的就医过程,希望对其他静脉曲张患者有所帮助。 #USG腔内联合微创术##50岁男性静脉曲张不开刀手术#
钟若雷 2024-09-18阅读量1152
病请描述: 谈起静脉曲张很多人就认为,就是蚯蚓腿,腿部会有明显的凸起的血管和团块状的改变,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有些患者血管并不凸出,但如果出现了下面3种情况,可要小心了,有可能是静脉曲张加重了。 腿部有酸胀沉重感 小腿的疲劳和酸胀的沉重感,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种针刺样的疼痛,或者晚上的抽搐,那么这种情况,它通常在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的这种工作人群里面。 但往往休息之后抬高下肢,这种情况也会得到明显的缓解。脚踝或者小腿处的肿胀,常见在小腿的远端,医生叫胫前,也就是小腿的前方和脚踝的内侧出现水肿。 长时间站立或者行走活动时间长了,这种水肿就会加重,大部分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候非常明显,早上起床或者坐下来休息之后,肿胀感会有一个明显的减轻,甚至完全的消退。 皮肤出现了色素沉着或者变硬了 因为长期的静脉血液压力过高,会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网的破坏,这样有些色素会沉着于皮肤上,形成暗红色或者黄褐色的沉着斑块。有时候皮肤还会变硬,我们医生叫做硬皮病。 皮肤瘙痒 有些静脉曲张患者,不舒服的时候,小腿的皮肤瘙痒去过皮肤科,甚至反反复复用了不少的外用药物或者口服的药物,但都没有得到一个彻底的缓解,腿部的皮肤逐渐开始发红脱屑,严重的可能出现了一些溃疡,直到走近血管外科的诊室,才能彻底找到问题的元凶。 #腿上为什么会长蚯蚓##静脉曲张钟若雷#
钟若雷 2024-09-13阅读量1415
病请描述: 第一:吃药、抹药无法治愈 医生开出的药物基本都只能缓解不适的症状,无法达到治愈静脉曲张的效果,更别说网上刷到的那些药膏、凝胶了。这些东西就算有作用,至多也只是通过降低温度,让腿感觉暂时舒服一点,这和冷水敷脚效果是一样的,但如果买到三无产品,不仅没用,还可能加重病情。 第二:坚持穿弹力袜有用吗? 如果静脉曲张比较轻,长期坚持穿弹力袜,是有一定的预防静脉曲张,避免加重的效果的,但弹力袜较紧、较厚,可能导致患者无法长期坚持穿弹力袜。 而且弹力袜并不适合所有人穿,比如:有中重度动脉硬化的患者不建议穿,或者有溃疡伴感染的人不建议穿;本身皮肤对硅胶过敏,或者本身对弹力袜材料过敏的人,要在血管外科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第三:一些偏方治疗有没有用? 门诊经常会遇到,有些病友在某诊所或私人医院采用超氧、针灸、放血、刮痧等治疗。 这些疗法可能短期有一些改善症状的作用,但是不能根本上消除静脉曲张,甚至还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失血性休克等更大的危险。 #下肢静脉曲张##钟若雷医生#
钟若雷 2024-09-11阅读量1214
病请描述: 有很多静脉曲张的患者,腿上会出现发痒的症状,往往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己会不会有皮肤病。然后会去药店买点药膏涂抹,特别是含激素的药膏。 但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的损坏血液倒流所致,它是一个血液病。静脉曲张的患者 血液长期逆流而产生高压,它使得大分子的代谢物质,或者红细胞的碎片,外渗到真皮组织的间隙,就是潜藏在皮肤下了,造成继发性的炎症反应。 因为皮肤对这一类物质是排斥的,也称为静脉淤积性皮炎。这种静脉曲张相关性的皮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而单纯的采取一些不明成分的药膏。 因为这些药膏多少都含有一些激素,有些患者会用开水,甚至酒精去刺激皮肤,去阻止这种瘙痒,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小心把皮肤给抓破了,或者比如蚊子叮咬了,往往会出现糜烂、溃疡甚至继发感染,出现静脉溃疡的表现,这个时候就称之为老烂腿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的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平时尽量抬高腿部,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者行走; 或者使用上弹力袜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 参与体育运动一定要适度,以及控制体重,避免用热水或者烫洗等等去刺激皮肤。 #下肢静脉曲张##钟若雷医生#
钟若雷 2024-09-11阅读量1862
病请描述: 健康的肾脏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机体健康保驾护航,即使它受到了伤害,也往往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但是肾脏也不是说不需要我们自身的保护。如果没有对肾脏疾病予以足够重视,它甚至可发展为肾衰竭并危及生命。 慢性肾脏病的在早期症状,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比如会出现头晕、疲劳乏力、腰痛、水肿、尿频、尿量增加或减少、尿液颜色异常以及尿液泡沫增多等情况。 随着病情的加重,自己又不够重视的话,会出现贫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臭、消化道黏膜溃疡、出血等。 所以,平时要想预防和保护我们的肾脏,就要远离这些“催化剂”,比如:经常熬夜,长期睡眠状态不佳,会增加蛋白尿风险;长期吃得很咸,会导致血压控制不好,加重肾脏负担;滥用药,肾脏和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脏器,滥用药物容易伤肝肾。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人,以及有肾脏病家族史或年龄较大者,都属于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关注肾脏健康、定期体检。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肾病的老中医叶盛德,为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香港紫荆花医学金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甘肃省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甘肃分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坐诊时间: 每周六在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坐诊。
叶盛德 2024-09-06阅读量1760
病请描述:颈胃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肌劳累、颈 椎损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刺激或损伤颈部神经并通过神经反射系统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胃肠道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多种功能异常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交感型颈椎病的一种。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 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颈椎病变影响胃肠功能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神经途径。颈椎病变会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对颈部交感神经产生机械刺激,刺激信号通过颅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网络,传入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产生优势灶。该优势灶的兴奋再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下传到胃及十二指肠,促使胃及十二指肠功能或器质发 生变化。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会抑制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出现口干、上腹胀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胃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增多,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出现烧心感、泛酸、嗳气、上腹部饥饿性疼痛进食后缓解等溃疡症状。颈交感神经长期受刺激,会反复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久之幽门括约肌舒缩无力,肌源性扩张,促使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腺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诊断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有下列胃肠道症状之一者,上腹部胀满、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腹泻、便秘,同时以上这些症状的加重或减轻与颈项症状常同时发生,或对症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者。③胃镜检查可确诊为以下疾病之一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凡是符合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①,同时只要伴有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②或③之一者,即可确诊为颈胃 综合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24
病请描述: 下肢静脉曲张在我国的患病人数,估计保守有1亿左右。但是在门诊中,发现很多患者因为认知不足,出现了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可以说是既浪费了钱,又耽误了病情。 面对这种情况,今天从这4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第一点就是看腿部静脉的形态 肉眼是可以看见的。如果在站立时,发现小腿或者大腿内侧的血管,有明显凸起、扭曲扩张,甚至出现了结节状或者团块状的改变,那么很大概率是静脉曲张。 第二点就是腿部的主观症状 如果工作时候站立一天,腿部出现明显的发酸发沉这种感觉,通俗的叫灌铅的感觉,或者说伴有一定的疼痛感,特别是这种胀痛或者针刺感,并且在抬高腿部或者休息的时候,这些症状可以得以缓解,这种情况考虑是不是有下肢静脉曲张。 第三点看腿部皮肤的状况 如果小腿皮肤足靴区颜色出现了变黑变紫,或者说出现了瘙痒感,并且抓挠之后,皮肤容易破损,后续破损处愈合很慢。甚至形成了经久不愈的溃疡,那么这也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 第四点观察脚踝周围是否有一个浮肿 如果在傍晚或者长时间的活动或者站立之后,浮肿更加明显的也可能提示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状况,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有的患者可能没有下肢静脉曲张这种血管凸起,但是他可能具有一些静脉曲张的症状,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但这些方法只是一个预判,不能做确诊的依据。如果感觉到有上述的一些表现了,建议及时就医,找专业的医生做一个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下肢静脉曲张##钟若雷医生#
钟若雷 2024-09-06阅读量1050
病请描述:当胃不舒服时,许多人理所当然认为胃出了问题,但有时候吃了几天胃药却也不见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王明杰博士提示:如果胃不舒服,吃胃药不见好转,检查后也发现没有溃疡或胃炎,就不能盲目继续用药了,这时应该考虑另一种可能——颈胃综合征。 颈胃综合征痛在胃,病在颈,颈椎和胃相距较远,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怎么会有联系呢? 什么是颈胃综合征?所谓颈胃综合征,就是颈椎骨刺激了内脏神经,进而引起了胃部的不适感症状。 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时,增生的骨刺、退化的椎间盘以及变得狭窄的椎间隙,对颈部分布极其丰富的交感神经会产生不良刺激,这些刺激就会传入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产生优势灶。 该优势灶的兴奋再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下传到胃及十二指肠,促使胃及十二指肠功能或器质出现问题。 颈胃综合征多见于长期从事伏案低头工作的人。 这类患者常会感到颈项强痛不舒,或颈项容易疲劳,或有强硬感,出现头晕、头痛、头脑沉重、耳鸣、听力下降;或感到眼胀、眼干、眼痛;或心烦、急躁、汗多、失眠;同时还可能伴有上腹饱胀、疼痛、烧心、泛酸、呕吐、口干、口苦、便秘等胃肠症状。这些与一般胃病很相似的表现,很可能是因颈椎病所引起的胃部炎症。 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会抑制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就会出现口干舌燥、不思饮食、腹胀不适、打嗝嗳气,上腹隐痛甚至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胃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增多,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出现烧心感、反酸、嗳气、上腹部饥饿性疼痛进食后缓解等溃疡症状。 如果你感觉胃部不适而消化系统又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考虑到骨科门诊检查颈椎是否出现了异常病变。颈椎病与胃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随着颈椎病的加重与好转,胃病也会随之加重与减轻,若不重视颈椎病的治疗,胃病也难以好转。 所以,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若同时出现慢性胃炎和其他交感神经亢进等症状时,应想到患有“颈胃综合征”的可能。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62
病请描述: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指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病症,与免疫异常、心理应激、遗传、感染以及饮食、睡眠、劳累、经期等因素有关。有些病人常年存在口腔溃疡,甚至不止一处,十分痛苦。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此病的外因主要为外感风热、火毒、湿浊、损伤,内因则包括先天禀赋异常、后天饮食不调、劳逸失常、情志刺激、病后体虚等。 其病机特点主要集中在“火”和“虚”两个方面。如果人体素有积热、饮食偏嗜,就会热由内生;如果焦虑郁怒,肝气郁滞,也会化热上蒸;如果劳逸失常,耗伤阴血,就会虚热内生;而平时阴虚之人,同样容易虚火上炎;久病之人,往往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生内热。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按胃火炽盛证、心脾积热证、阴虚火旺证、寒热错杂证、脾虚阴火证等5个主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但就我们临床接触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寒热错杂证多见。 治疗寒热错杂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最为常用的方剂是《伤寒论》的甘草泻心汤。我们在此基础上略作加减,形成一个基本方:炙甘草9g,半夏9g,黄连6g,黄芩9g,干姜6g,大枣9g,党参9g,海螵蛸30g,白及9g。在临床广泛应用后,病人普遍反映效果很好。
程勇 2024-09-02阅读量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