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反复感染 > 内容

反复感染内容

巨结肠不再是谜!权威科普,带...

病请描述:巨结肠是种什么疾病? 临床上巨结肠包括两类疾病:先天性巨结肠和成人型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HSCR)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为1/5000活产儿,男女比例约为4:1。HSCR最常见的症状是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 临床表现 不排胎粪或胎粪排出延迟:94%~98%的患儿生后24小时内未能排出胎粪,约72%需通过塞肛、洗肠等方式促进排便。 腹胀:约占87%,腹部逐渐膨隆,呈蛙形,腹壁静脉怒张,有时可见肠形及肠蠕动波。 呕吐:随梗阻程度加重而逐渐明显,甚至吐出胆汁或粪便样物。 肠梗阻:多为低位、不完全性,但随便秘加重和排便等保守治疗的失败,可发展成为完全性肠梗阻,需立即行肠造瘘术。 肛门指检:可排除直肠肛门畸形,手指常感肠管紧缩,拔除后有大量粪便和气体呈"爆炸样"排出,腹胀可好转。 并发症:反复出现低位肠梗阻,患儿易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差等症状,常继发感染如肠炎、肺炎、败血症甚至肠穿孔等。 辅助检查 1.腹部立位X光片:观察远端结肠无充气,近端小肠明显膨胀。 2.钡剂灌肠:显示肠道远端狭窄和近端扩张,狭窄区域常见于肛门末端和乙状结肠。 3.结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对病变肠段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适用于超短段型或病情较轻的患儿,包括定时使用等渗盐水肠道冲洗、扩张肛门、使用甘油栓或缓泻药等。 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肠段的位置和长度而定,可能包括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造瘘术等。 成人型巨结肠 成人型巨结肠的病因于先天性巨结肠类似,但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患者至成年后才因症状明显就诊确诊,以腹胀及慢性难治性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累及肠管范围不等,多起自肛管向上发展,通常延伸至乙状结肠远端,亦可延伸至乙状结肠以上,甚至达横结肠或全结肠,病变近端肠管扩张、肠壁肥厚。有较严重的便秘症状,每5~7 d或更长时间才排便1次,患者多有腹胀等不适。钡剂灌肠是临床诊断巨结肠的主要辅助影像学检查,可示结肠冗长,其他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他检查方法包括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结肠动力学检查、盆底功能检查、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检查。 如何预防 先天性巨结肠由基因突变导致,通常无法预防,但孕期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其他并发症风险;继发性巨结肠多因疾病或不良习惯所致,可通过合理饮食、定时排便、治疗原发病等措施预防。 巨结肠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肠道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傅传刚 2024-08-09阅读量2714

139、胆结石所致疼痛最有效...

病请描述: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疼痛,止痛药+解痉药的组合都是最有效最快的治疗办法。 但要控制疼痛在短时间内不要再发,则需要区别对待。 最常见的为胆绞痛,一般是因为结石堵塞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甚至结石处于排出的过程。结石堵塞会导致胆汁进出胆囊不通畅,胆囊平滑肌会拼命收缩,引起胆绞痛。多数为阵发性,因为肌肉收缩一阵就会疲倦(兴奋过后需要蓄积力量才能再次兴奋,这种剧烈收缩类似无氧运动比如短跑,需要间断休息才能再次发力)。多数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既然叫绞痛,近似刀绞,难以忍受,很多时候要看急诊。止痛药对各种疼痛均有效,解痉药则专门针对痉挛痛(绞痛属于平滑肌痉挛所致),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既可以对症,也可以从根本上解除疼痛(最根本的还是胆囊切除,不然会反复发作)。 其次为胆囊急慢性炎症导致的持续性疼痛,一般为隐痛、钝痛,少数较剧烈,往往是因为继发细菌感染,化脓穿孔等所致。止痛药短平快,可快速缓解疼痛,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也是必须的,因为感染不能很好控制的话,止痛药药效过了会继续疼痛。病情重者还需要禁食,因为胆囊属于消化系统器官,进食后胆囊需要拼命工作,辅助消化,会加重病情。而禁食可以让胆囊休息,有助于康复。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998

肛瘘会癌变吗?且听我来说

病请描述: 什么是肛瘘? 肛瘘指的是肛门与直肠之间出现异常通道,通常由肛门周围的感染形成的脓肿引起,使脓液在皮肤和直肠之间形成条索状通道。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肠病发病人数的1.67%~3.6%,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 在临床检查上,一般肛瘘是有内口和外口的,而这也并不绝对,有的人就没有外口,仅能在局部摸到一个条索装的管状物或者肿块,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肛瘘都是有内口的。 在做肛瘘手术治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找到肛瘘的内口,然后把内口的感染组织和肛腺组织以及它周围的炎性组织进行彻底清除,这样才能减少复发的几率。  肛瘘的症状有哪些? 典型表现为持续或间断肛周流出脓血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少部分患者并发肛周湿疹。有部分较大的高位肛瘘,其肛瘘外口可有粪便、气体排出。如果瘘管内脓性分泌物受到阻塞不能正常分泌出来,将会造成脓肿的形成。此时患者的肛管周围将会出现脓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疼痛、红肿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只有将脓肿进行切开引流或者自行破溃只有,这些症状才可能慢慢恢复。  肛瘘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肛瘘一旦形成是需要及时治疗的,不进行治疗肛瘘很难自愈。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包括1、肛瘘切开术2、肛瘘切除术3、挂线疗法4、lift手术5、视频辅助肛瘘手术6、肛瘘栓手术等。  肛瘘会发生癌变吗? 从临床治疗的经验来看,大多数的肛瘘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不是不会发生癌变,有少数患有肛瘘的患者对疾病没有引起重视,造成了癌病变的发生。  我国肛瘘发生癌变的例数比较少,对肛瘘癌变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细菌感染。肛瘘瘘管内长期有细菌寄居于内,特别是结核杆菌过绿脓杆菌的感染,会导致伤口反复,缠绵不愈,从而引发癌变的可能。(2)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引起。使得粪便和一些脓性分泌物 从瘘管中排出来,刺激周围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引起组织癌变。 (3)药物刺激。发生肛瘘的患者,长期未进行正规的治疗,长时间段大量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刺激肛周组织及皮肤,导致发生癌变。  患了肛瘘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肛门部的清洁卫生,不可以随意抓搔。应该经常用温水坐浴,每天2次。其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关,对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内生湿热,一定要少吃。应多吃清淡且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长期不愈的肛瘘患者,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瘦肉、牛肉、蘑菇 等。同时要预防便秘和腹泻。  如果要彻底治疗肛瘘,防止肛瘘癌变的可能,手术治疗是唯一可以治愈肛瘘的方法。

邓业巍 2024-08-06阅读量1510

除了便血,痔疮还有哪些症状?

病请描述:1. 肛门疼痛和不适 痔疮会引起肛门周围的疼痛和不适,尤其是在排便时或排便后。这种疼痛可能是由于痔疮的肿胀和炎症导致的。外痔的疼痛感通常更加明显,因为外痔位于肛门口附近,容易受到刺激。 2. 肛门瘙痒 肛门瘙痒是痔疮的另一个常见症状。痔疮引起的肿胀和炎症可能会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的刺激和瘙痒。反复抓挠肛门区域可能会加重症状,甚至引起感染。 3. 肛门肿块 外痔患者可能会在肛门周围感到肿块或硬结。这些肿块有时会自行消退,但在排便或坐下时可能会引起不适。内痔则通常不易被察觉,只有在痔核脱出时才会感觉到肿块。 4. 分泌物增加 痔疮引起的炎症可能会导致肛门分泌物增加。这些分泌物可能是黏液状的,且常常伴有异味。如果发现肛门周围有异常分泌物,应考虑是否存在痔疮或其他肛门疾病。 5. 便后肛门擦不干净 痔疮引起的肿胀和外痔增多可能会导致肛门周围的皮肤变得不平滑,这使得排便后擦拭不够干净。此外,肿胀的痔核在排便后可能会保留一些粪便,使得擦拭变得困难。 结语 虽然便血是痔疮的典型症状,但痔疮还可能表现出其他多种不适,包括肛门疼痛、瘙痒、肿块、分泌物增加和排便困难等。如果您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防止病情恶化,改善生活质量。 关注身体信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和保持肛门清洁,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痔疮的症状。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痔疮,并在需要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朱哲 2024-07-24阅读量1317

116、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

病请描述: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相对少见,约占所有急性胆囊炎的5%左右。 但是病因复杂,不同病因不同病情需要区别对待。 常见如下原因: 第一、全身大手术或严重感染继发胆囊炎:往往因为休克导致胆囊缺血,也可能全身细菌感染波及胆囊,病情往往较重,需要禁食、抗生素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坏疽穿孔风险较高,需要及时手术或置管引流。死亡率较高。 第二、病毒感染:常见原因为EB病毒和甲肝病毒,也可见于冠状病毒、登革热病毒、HIV等,往往较轻,经过药物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有些病因无法治愈比如HIV,胆囊炎可能反复发作,则首选胆囊切除。 第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原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发病Still病、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这类疾病发病机制不清楚,属于免疫功能紊乱,治疗效果不佳,胆囊炎往往较重,且容易反复发作,不得不行胆囊切除者超过七成。 第四、胆汁淤积:表现为胆汁粘稠,一般认为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前兆,但尚未形成结石,如果不重者可加用利胆药物,有可能改善胆汁淤积,逆转疾病。 其它少见原因如胆囊发育畸形、胆囊折叠等,病因无法去除,如果胆囊炎较重或反复发作者,首选胆囊切除。 整体而言,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选择手术会更加保守,如果病情不重,很少发作,可试行药物治疗。如果病情重,发作频繁,首选胆囊切除,因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坏死穿孔的比例更高。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7-19阅读量2388

刘懿博士说肺癌(七九七一)P...

病请描述: 2024-7-17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有一位家住天津的患者家属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把他父亲的病历资料发给我看。他父亲今年七十一岁,这段时间全身都出现了水肿,到附近医院拍片子,发现了肺里有阴影。接诊的医生给安排做了一个PET-CT,现在PET-CT结果出来了,他想让我看看这份报告,下一步应该怎么样处理? 我仔细阅读家属提交过来的PET-CT报告,还让他把彩图发给我看。反复阅读了好几遍,肺部阴影没有考虑肺癌的地方,全身也没有考虑有癌症的地方。家属说那现在全身水肿是怎么回事?我推荐他看看内科医生,如果肺里没有恶性的病变,看看内科医生,让他们从感染的角度排查一下肺部阴影的原因。全身水肿也要综合的来看,这些都是内科医生在诊疗范围,我们肺外科治疗这种情况不是特别在行。

刘懿 2024-07-18阅读量760

椎管内植入吗啡泵会吗啡上瘾吗

病请描述:我们知道目前对于顽固性疼痛的终极治疗就是吗啡泵植入,无论伤害性疼痛还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吗啡泵都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那么椎管内植入吗啡泵到底会不会导致吗啡上瘾呢?这也是很多患者的顾虑所在。 从目前各方面的临床观察和我们的治疗经验,我们认为椎管内植入吗啡泵不会产生吗啡上瘾症状。 吗啡泵又称中枢靶控镇痛输注系统,是由一个高强度材质的药盒或者管道组成的长期向椎管内输注药物的通道。 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一个微创手术将导管置于硬膜外腔或者鞘内,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蛛网膜下腔,药盒通常埋藏于皮下的骨结构之上。当每次输注镇痛药物时,用无损伤针穿刺皮下的药盒将复杂的脊椎穿刺给药变成了皮下穿刺,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减少了刺激。 该技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不但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因大量口服止痛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是口服吗啡阿片类药物制的1/300,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生活能力。 而吗啡的成瘾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吗啡是阿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具有强烈的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及耐药性,小剂量连续使用二次即可成瘾。吸食吗啡成瘾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因素: 1、精神因素 精神依赖是指吸食者对吗啡产生一种特别的渴求,吸食后在心理上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吸食吗啡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欣,表现为满足和飘然欲仙,吸食者在体验过这种感觉后,需要再次使用才能获得相同的感觉。停止吸食则产生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腹泻、虚脱、意识丧失等,迫使吸食者继续需求药物,以致反复多次使用,难以自拔。 2、身体因素 身体依赖是指多次吸食吗啡后,其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种生理或生化方面的变化,致使其产生依赖。目前对于吗啡成瘾的机制尚未明了,相关的研究多认为与神经组织对吗啡产生的适应有关。其细胞水平的发生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去敏感、受体内陷、受体下调极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有关。同时吸食者体内的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也参与了这一过程。 总之,目前吗啡泵患者不会出现成瘾性。怎么的患者随访2年,止痛剂量不会增加。

王雷波 2024-07-18阅读量1193

智齿非拔不可?了解这些原因,...

病请描述:  在口腔的深处,静静地躺着四颗被称为“智齿”的第三磨牙,它们往往在青春期后期至成年早期逐渐萌出。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智齿的到来并不总是那么受欢迎,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口腔问题。那么,智齿真的非拔不可吗?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了解背后的原因和考量。   一、智齿的进化背景   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的“古老居民”,其存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的人类食物更加粗糙,需要更多的咀嚼力量来磨碎食物。然而,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颌骨尺寸的逐渐缩小,现代人的口腔已经难以容纳这些额外的牙齿。因此,智齿常常因为空间不足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二、智齿常见的问题   1、阻生智齿: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智齿无法正常萌出,即阻生。这可能导致周围组织发炎(智齿冠周炎),引起疼痛、肿胀,甚至影响张口和进食。   2、挤压邻牙:由于空间有限,智齿可能会挤压到旁边的健康牙齿,导致它们移位、拥挤或龋坏。   3、清洁难题:智齿位于口腔最深处,难以有效清洁,容易积累食物残渣和细菌,增加患龋齿和牙周病的风险。   4、囊肿和肿瘤:极少数情况下,未萌出的智齿周围可能形成囊肿或肿瘤,影响口腔健康。   三、何时应考虑拔除智齿?   1、反复发炎:如果智齿反复引起冠周炎,影响日常生活,拔除是最佳选择。   2、影响邻牙:当智齿对周围牙齿造成挤压或损害时,应尽早拔除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3、正畸需要:在进行牙齿矫正时,为了获得足够的空间,医生可能会建议拔除智齿。   4、疑似病变:通过X光片发现智齿周围有囊肿或疑似肿瘤时,应及时拔除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拔除智齿的注意事项   选择专业医生:拔除智齿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应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资质的口腔医生进行操作。   术前准备:遵循医生的术前指导,如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在术前饮酒等。   术后护理:拔除后需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按时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等。   虽然并非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但面对其可能带来的问题,我们应保持警惕并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咨询专业医生,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口腔状况和需求,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记住,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一方小小的天地。

章宁波 2024-07-18阅读量1462

肠癌化疗为什么要使用输液港或...

病请描述: 保护静脉 化疗药物通常具有强烈的毒性,会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如果频繁通过普通静脉输液,容易导致静脉炎、血管硬化,甚至是血管破裂。输液港和PICC能够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较大、较深的静脉中,减少对外周小血管的刺激,保护血管健康。     2. 提高治疗效率 输液港和PICC能够稳定、持续地输注化疗药物,确保药物能准确地进入体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此外,这些设备可以长期留置,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让治疗过程更加顺利。     3. 减少感染风险 化疗期间,患者的免疫力通常较低,频繁的静脉穿刺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输液港和PICC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放置,减少了穿刺次数,降低了感染的风险。特别是输液港,埋植于皮下,更加安全和隐蔽,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受到外界污染。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仅疼痛难忍,还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使用输液港或PICC,可以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输液港埋植于皮下,不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5. 操作简便,维护方便 尽管输液港和PICC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放置和维护,但日常操作相对简便,且维护周期较长。例如,PICC通常每周维护一次,而输液港的维护周期更长,一般每月一次。这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间减少了频繁前往医院的负担,方便了治疗安排     总之,使用输液港或PICC进行肠癌化疗,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静脉,减少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虽然放置这些设备需要一定的手术过程,但其带来的长远好处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化疗带来的挑战,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朱哲 2024-07-10阅读量1424

急性胰腺炎如何预防复发

病请描述: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有轻有重,自己非常苦恼却又没什么好办法。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胰腺炎预防复发的知识。任何疾病的治疗和复发的预防,都绕不开病因,只有把疾病的发病原因找到了,去除掉病因,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复发。      因此,针对急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 针对病因的预防:饮食调节(针对暴饮暴食)、监控血脂(针对高甘油三酯)、忌酒(针对酒精)、胆囊切除(针对胆石病因);针对药物引起的胰腺炎,如抗艾滋病药物,抗肿瘤药物,要是可以,找替代的风险低的药物,要是不可替代,就在服药过程中更加严格控制饮食、血脂、酒精等因素);至于肿瘤、高血钙、胆胰管合流异常、感染、创伤、手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病因,有些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些是无法自我防范的,只能是提高警惕,一旦发生,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2. 没有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同样可以得胰腺炎:有些人的高脂血症是先天性遗传性的,正常饮食即可发生严重的高脂血症,这些人需要终生靠药物治疗高血脂;3. 个别人的胰腺炎是因为胰腺良恶性肿瘤继发的,因此对于所有胰腺炎患者均应做增强CT、肿瘤标记物等化验检查排查肿瘤;4.对于反复查找也找不到病因的特发性胰腺炎,有研究发现,切除胆囊会减少一定的复发率,这可能是因为存在一些检查看不到的微小结石的原因。      总之,胰腺炎有时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注意,避免复发。

孟凡斌 2024-07-08阅读量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