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综合
医生
就诊经验
问诊
预约挂号
重置
确定
该地区暂无可选医院,换个地区试试~
重置
确定
(可选多家医院)
选择科室
选择地区
VIP专享 问诊一单回本+号源提醒
去看看
一病多问,多位专家把关病情
快速提问
为您推荐
噪声性耳聋的防治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性、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治疗方法噪声性耳聋目前仍没有特效药治疗,一般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首先是远离噪声,注意体息,避免情绪焦虑。其次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或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晚期患者可佩戴助听器提高听力。预防方法1、控制噪声来源 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噪声车间与其他厂房隔开,中间种植树木;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装吸音材料;机器安装密度宜稀散些;机器与地基之间,金属表面与表面之间用适当的充填材料;管道噪声用包扎法防声,气流噪声可用消音器或扩大排气孔等。使噪声缩减到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85~90dB)以内。 2、减少接触时间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3、耳部隔音 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4、卫生监护 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给予妥善处理。5、争取早期治疗。
杜晓东
噪声性耳聋的防治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长期遭受噪声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缓慢性、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致感音神经性聋。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心电图改变,也可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治疗方法噪声性耳聋目前仍没有特效药治疗,一般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首先是远离噪声,注意体息,避免情绪焦虑。其次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或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晚期患者可佩戴助听器提高听力。预防方法1、控制噪声来源 这是最积极最根本的办法.在建筑厂房、安装机器时就应采用各种隔音防震、吸声的措施,如噪声车间与其他厂房隔开,中间种植树木;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装吸音材料;机器安装密度宜稀散些;机器与地基之间,金属表面与表面之间用适当的充填材料;管道噪声用包扎法防声,气流噪声可用消音器或扩大排气孔等。使噪声缩减到国家规定的防护标准(85~90dB)以内。 2、减少接触时间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间休息,或减少每日、每周的接触噪声时间,也可降低发病率。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轮换工种,亦可降低听力损害。 3、耳部隔音 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4、卫生监护 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对接触噪声者,应定期检查听力,及时发现早期的听力损伤,并给予妥善处理。5、争取早期治疗。
杜晓东
耳聋的6种症状表现
耳聋的6种症状表现1、全身反应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心情抑郁、心悸、血压升高、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2、眼震如果有眩晕症状出现,有些病人还会并发自发性眼震。3、耳堵塞耳堵塞感一般早于耳聋出现,是突发性耳聋的常见前兆症状。4、眩晕一般,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突发性耳聋病人会出现程度tuLaoShi.com不一的眩晕症状。再出现眩晕的病人中,又有约一成的病人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一般会维持四天到一周,有时轻度眩晕可能持续六周以上。5、渐进性听力减退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之为暂时性阈移。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此时称之为听觉疲劳。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6、耳鸣研究发现,在突发性耳聋的病发前,约有七成的病人会出现耳鸣的症状。通常,耳鸣早于耳聋几个小时出现,体现为嗡嗡声的耳鸣。有时耳鸣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音性,常日夜烦扰。
计建明
点赞 1
入耳式和头戴式耳机哪款对听力伤害更大?
对于耳机我们并不陌生,每个人无论是否喜欢音乐,都是有机会接触耳机的,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对于耳机我们的认识就是能够自己在享受音乐,广播,相声,有声小说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别人,而且还能够喧闹的环境当中,也能够安静的享受音乐的魅力。耳机也是在不断的演变,现在市面上的耳机种类繁多,但是我们常见的主要是二种,一种是入耳式,一种是头戴式,其实每个耳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使用的好,就不会对听力造成损伤,我们不必为选择什么样的耳机而担忧,关键是需要找适合自己的。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头戴式耳机,因为结构造型的原因,头戴式耳机并不会像入耳式一样深入到内耳,只是紧紧的包裹外耳的通道口,一般认为在相同时间相同音量和音源下对使用者听力所造成的影响最小,这个看法,表面上,的确是有些道理,但是因为耳朵几乎处于封闭状态,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没有一点缓冲余地,听神经被刺激得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因此如果是长时间戴头戴式耳机后会有耳朵不适、疼痛的症状。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入耳式耳机,因为入耳式耳机用胶质塞头插入耳道来获取更好的密封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性能和对音乐的解析力,隔绝了外部的噪音,声音更为清楚,尤其在公共场合,入耳式耳机效果很棒。本来因为入耳式的振动片更接近耳膜,应该是对听力危害最大的,但是因为完全的封闭性隔绝了外部声音,在相同音源下入耳式其实只需要一半的音量就可以听清楚。而音量的大小和对听力的危害成正比,因此入耳式反而要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影响更小点。要保护好我们的听力,最关键的看怎样去使用,无论是哪种耳机,我们在使用时都是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能长时间的佩戴,这样是会造成耳道内和耳道外的耳压不一样,这也会诱发耳鸣问题;二是音量不能过大,有些人为了追求音乐的刺激,或盖过周围环境的噪音,就选择把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这样环境噪音和耳机的声音的双重刺激,使得耳朵容易疲劳,最后造成耳鸣的后果;三是需要注意耳机卫生的问题,入耳式耳机直接插入耳道内,长时间使用不清洁,使得耳机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只要做到这些,才可以让我们享受音乐大餐的同时,不会因此损伤我们的听力。
张俊相
长期使用耳机有什么危害?
损伤,严重的会致聋,如果不适当的使用耳机,将来四十至五十岁的中年人,就需要戴助听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长期使用耳机的危害。听觉疲劳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听力衰退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耳神经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会造成听力衰退,严重的会出现永久性耳聋和神经衰弱。如何正确使用耳机减少伤害?头戴式耳机伤害小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与普通耳塞相比,入耳式的耳塞危害更大。每天用耳机别超1小时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用智能手机以及音响设备听音乐时,最好每天不要超过一小时,且音量要控制好、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安静的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最少,其次在睡觉前,稍听一会也可以减少损伤,而在嘈杂的地铁上或者坐车时使用耳机对耳朵的损伤是最大的。另外骑车、乘车、走路时不要戴耳机听音乐,以免发生意外。选用优质的耳机要选用优质的耳机,还要尽量把声音调至40~60分贝,以免过分剌激耳朵,损害听力,每听半小时,取下耳机休息一会儿。
汤云霞
点赞 2
哪种耳机对听力损伤最大
对于耳机,我们并不陌生,每个人无论是否喜欢音乐,都是有机会接触耳机的,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现在市面上的耳机种类繁多,但是我们常见的主要是二种,一种是入耳式,一种是头戴式。其实,每个耳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使用的好,就不会对听力造成损伤,我们不必为选择什么样的耳机而担忧,关键是需要找适合自己的。入耳式和头戴式耳机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头戴式耳机。因为结构造型的原因,头戴式耳机并不会像入耳式一样深入到内耳,只是紧紧地包裹外耳的通道口。一般认为,在相同时间相同音量和音源下对使用者听力所造成的影响最小,这个看法表面上的确是有些道理。但是,因为耳朵几乎处于封闭状态,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没有一点缓冲余地,听神经被刺激得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因此,如果是长时间戴头戴式耳机后会有耳朵不适、疼痛的症状。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是用胶质塞头插入耳道来获取更好的密封性,极大的增加了耳机的性能和对音乐的解析力,隔绝了外部的噪音,声音更为清楚,尤其在公共场合,入耳式耳机效果很棒。本来因为入耳式的振动片更接近耳膜,应该是对听力危害最大的,但是因为完全的封闭性隔绝了外部声音,在相同音源下入耳式其实只需要一半的音量就可以听清楚。而音量的大小和对听力的危害成正比,因此,入耳式反而要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影响更小点。如何正确用耳机一、不能长时间的佩戴。长时间的佩戴耳机会造成耳道内和耳道外的耳压不一样,这也会诱发耳鸣问题。二、音量不能过大。有些人为了追求音乐的刺激或盖过周围环境的噪音,就选择把耳机的音量开到最大,这样环境噪音和耳机的声音的双重刺激,使得耳朵容易疲劳,最后造成耳鸣的后果。三、需要注意耳机卫生的问题。入耳式耳机直接插入耳道内,长时间使用不清洁,使得耳机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感染。
王素霞
儿童为什么不宜戴耳机
小博士:“小云,你是不是有时会让孩子听mp3?” 小云:“是的有时候会啊。怎么了?” 小博士:“孩子不宜戴耳机。” 小云:“是吗?为什么?” 小博士:“儿童的听力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鼓膜中内耳及听觉细胞都比成年人娇嫩,对声音的敏感度较强,而辨别声音的能力却比较差,戴立体声耳机易引起听觉疲劳。儿童戴上立体声耳机,外耳道口被封闭,声音直接传到鼓膜,声压没有缓冲和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听觉,时间长了就会使儿童的听觉不敏感。”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学龄前儿童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王新良
让新生宝宝快速入睡 轻松哄睡有技巧
让新生宝宝快速入睡的方法:摇篮曲。可以给宝宝唱摇篮曲,摇篮曲具有催眠的效果,对小宝宝来说也是一样有效果,宝宝虽然小,但是他的听力却很发达,听着摇篮曲往往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宝宝不睡反而一直哭闹,可能是他哪里不舒服了,爸爸妈妈要看一下宝宝衣服、袜子穿的合适不合适,小手小脚有没有被压到,或者有没有其他不正常的情况,身体有什么不适的地方,新手爸妈往往没有经验,一定要多留心一点,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也会不睡觉,这时候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了,必要时带去医院。让宝宝侧着身体睡觉。这个方法亲试过,很有效,宝宝侧身睡会平躺着更容易入睡,可能是在妈妈肚子里就是这种姿势吧,因为妈妈们都是侧睡的。侧着睡还不用担心吐奶呛奶,宝妈们也可以试一下。抱睡。很多小宝宝都是抱着就睡放下就醒,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多抱一会宝宝,因为宝宝在前20分钟属于潜度睡眠,很容易就醒,我们可以抱着半个小时再放下,一般不会醒,能睡一大觉才醒来了,所以妈妈们为了孩子能睡好觉,不要嫌累,多抱会吧。睡前不能太兴奋。小宝宝一般会吃饱了就睡觉,大人最好不要在吃完不睡的情况下逗孩子玩,或者知道大的噪音,孩子的困劲被赶跑了就很难入睡了,一定不要让他情绪波动太大,大人可以在旁边轻轻拍着孩子,哄睡。当宝宝醒着的时候,我该做些什么呢?以下是几点建议:1.保证新生儿的房间以及其他房间有阳光照射或者至少很明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把宝宝的婴儿小床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或者是直接放在灯光的下面。把宝宝放在明亮的房间里,是为了避免宝宝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打盹。2.避免一直让宝宝接触舒缓的声音,例如有些舒缓的背景音乐,长时间的播放的话,宝宝就会产生听觉疲劳,很容易就想睡觉的。相反,在晚上的时候,当你试图哄宝宝睡觉时,播放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是很奏效的。但是在白天或者你希望宝宝醒着的时候,就千万不要这么做了。3.不要在白天把宝宝用毯子之类的东西包裹起来。在早晨的时候就要把宝宝从包裹的状态解放出来,直到宝宝睡觉的时候才可以把宝宝包裹起来。如果你担心宝宝在没有包裹的状态下会去习惯性地抓一些东西,那么不妨试试给宝宝穿暖和一点的衣服。4.使宝宝保持一种兴奋和参与的状态。在和宝宝玩耍的同时,不断通过讲话或者其他玩具来制造一些声音,或者触摸宝宝的手指和脚趾头。让宝宝时刻感受到外界的刺激。5.避免让宝宝接触摇摆的东西,这种东西不断摇摆晃动,容易让宝宝产生嗜睡的状况。可以在晚上给宝宝接触这样的东西,有助于宝宝睡眠。6.让宝宝养成频繁进食和小睡的习惯。新生儿经常需要每3~4个小时就吃一次东西,并且很喜欢睡觉。然而,你一定要确保宝宝不要小睡好长时间,一定要调整宝宝的状态,让其在白天保持清醒。一个好的睡眠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新生宝宝,因为好的睡眠能够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还能更好的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发育,你还在等什么呢?上面为你推荐了让新生宝宝快速入睡的方法,如果你想让宝宝轻松入睡,不妨参照上面的方法来试一试。
王山跟
“耳疲劳”和身体的器官强弱真的有关!
你知道眼睛用多了会疲劳,手腕用多了会疲劳,膝盖用多了会疲劳,脑子用多了会疲劳……但你可能不知道,耳朵用多了也会疲劳。比如: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下;每天大量的接打电话;习惯长时间或睡觉戴耳机;同一音乐短期内重复听,会因相似的声波振动引起内耳纤毛细胞的刺激疲劳,即“听觉疲劳”。 我们的耳朵其实很聪明,它是懂得自我保护的,大分贝的声音刺激会激起耳朵的自我保护,对声音不再那么敏感,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刚去听摇滚音乐节回来会发现,听啥好像都小声了,听力变迟钝了,只要离开噪声场所到安静的地方待一段时间,或者好好睡一觉,听力就又恢复正常了,这就是耳朵的自我保护机制,这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现象,内耳听觉器官并未损害,经过休息就可以恢复。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听力是会被永久损伤的!有研究显示,如果在85分贝环境下连续暴露8小时,可能会对你的耳朵造成永久性损伤。平时门诊也会有患者问:“除了外在环境的因素,我们身体内部器官出现问题,是否也会导致‘耳疲劳’?”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耳朵是人体的缩影,人的所有器官,心、肝、肺、胆、脾、胃等在耳朵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穴位,它会包含人的全部生理信息及遗传信息。什么器官与“耳疲劳”有关? 耳朵,是目前世界上人们研究最多的人体凸出部位。人身上所有器官对应的穴位都在耳朵上有规律的排列,并得到全面反映。它像是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器官所对应的穴位在耳朵上非常有规律地排列分布。 《证治准绳·杂病》明确指出:“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耳朵与心、肝、肾、脾、肺都有关系,其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耳与肾“耳者,肾之官也”。耳与肾的关系是【肾脏掌控着耳朵,耳朵又开窍着肾脏!】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中医认为: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肾不好,耳先知!“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虚”。而黄帝内经中言:“肾主藏精,开窍于耳”。《玄珠》曰∶耳薄而黑或白者,肾败也。意思是说:耳朵黑或伴有淡白的颜色,是肾功能不全,肾脏衰竭的表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失聪的表现。而耳朵红润,有光泽,耳垂饱满,坚厚的人,肾精充足,说明肾脏功能健康,人的听力就好。可见耳朵与肾脏的关系有多密切。耳与心这两个器官看上去离得很远,也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心脏失调,可至耳病,听力下降或者丧失,预兆着心脏病的发生。因为耳朵与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分布部位,在大脑和脊髓等处相同或相近。心脏出现问题后,对全身血液的供应就会出现异常。人体在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使耳蜗早于心肌出现病理改变,并损害耳蜗的功能,从而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耳朵的症状发生。有临床统计显示,在心脏病早期,内耳血运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等问题。耳与肝肝气通于耳。中医认为“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而且在第一点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耳朵与肾脏的密切关系,而肝脏与肾有“肝肾同源”的说法,《辩证录》中记载:“肝为肾之子,肾气既通于耳。”所以中医早已认清了耳朵与肝脏的密切联系,《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虚则……耳元所闻。”所以肝脏的病变之后,耳朵也可倾听其不适的症状。 耳与肺肺主呼吸,吸收新鲜的氧气,维持机体内的有氧反应,同时吐出体内的糟粕。而鼻子与肺一样,同为呼吸之用,而我们的鼻子与耳朵也是相同的,如果鼻子塞住,耳朵的听力也会随之下降,在《杂病深流犀烛·卷二十三》中指出:“盖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为听。”所以只有肺正常,一身之气贯于耳,耳朵的功能才能得到维持。再有《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说过:“肺金受邪……嗌燥,耳聋”。所以在临床上耳病初起时,往往也会出现邪气在表的肺经症状。耳与脾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健旺,气血充沛,清阳之气上奉耳,则耳的功能正常:若脾失健运,气血不足,耳失所养而失聪。若湿邪困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耳窍而为病。耳朵的功能施展,也需要脾胃提供能量,就如《素问.玉机其脏论》中记载:“脾为孤脏……其不及。”所以脾脏的健康,与耳朵关系也尤为密切。所以,多关注耳朵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耳朵的健康就能预知我们身体的内在健康变化
吴昆旻
点赞 1
老年人重度耳聋, 助听器不管用怎么办?
家里老人耳聋很严重,戴助听器效果也不好,有什么办法能补救?助听器跟人工耳蜗一样,都是助听装置,最早的助听器只是简单地把声音放大,现在用的助听器可以根据各频率的听力和患者需要,选择性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也叫做非线性放大,让患者感觉小声听得到,大声不嫌吵。如果助听器效果不好了,首先要看看助听器本身的质量、功率有没有问题;其次要在老人佩戴助听器的时候,评估一下助听听阈和言语识别能力。如果老人的听力达到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助听器的质量和功率也都没问题,但助听听力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说明老人的耳聋确实很重了,这时就需要考虑植入人工耳蜗,来提高听力水平。造成老年人耳聋的原因有哪些?老年人的听力处于什么水平,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老年性耳聋指的是,随着人逐渐衰老、听觉系统发生老化而导致的听力下降,就像机器零件一样,使用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老化。但事实上,除了年龄因素,遗传、药物、噪声以及中耳炎等很多因素,也能导致老年人的听力下降。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老年耳聋,只要耳聋程度达到重度或者极重度感音性聋(重度耳聋:听力损失在71-90分贝,在耳边大声呼喊才能听到;极重度耳聋:听力损失在90分贝以上,在耳边大声呼喊也听不到)、助听器佩戴效果不理想或者根本没有效果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做人工耳蜗植入。当然,如果老人之前没有戴过助听器,达到极重度耳聋了,预估用助听器获益有限时,也可以考虑做人工耳蜗植入。做人工耳蜗植入有年龄限制吗?如果老人已经80多岁了,能做人工耳蜗植入吗?有人担心,父母年龄比较大,能不能做人工耳蜗植入?我们科室收治的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最大年龄是91岁,国外文献报道有93岁做手术的。具体能不能做人工耳蜗植入,一方面要求术前评估听力和影像学等结果,都符合人工耳蜗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老人的身体状况。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时间需要1-1.5小时,以往中耳炎做过乳突根治、有过外伤、脑膜炎、耳蜗骨化纤维化的特殊患者,手术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整个过程是在全麻状态下完成的,如果老人合并三高、冠心病、脑卒中或者颈椎病等基础病,术前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做一个全面检查和术前评估,判断老人能不能耐受2小时左右的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安全。人工耳蜗是怎么工作的?哪些患者不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正常人听声音的过程是这样的,声音来了以后,要依次经过外耳道、鼓膜、中耳,再传到内耳,将声音的机械刺激转为电信号,刺激螺旋神经节和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引起听觉反应。人工耳蜗植入的原理是,通过言语处理器(人工耳蜗放在体外的部分)把声音直接转化为电信号,越过了外耳、中耳、内耳3个位置,直接刺激螺旋神经节和听神经,引起听觉反应;而助听器基本上还是依赖于人的正常听觉方式,只是把这个声音给放大了。所以说,由于二者的作用原理不一样,在听声音方面的可比性不是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患者是不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的:1)患者有严重的内耳畸形,基本上没有耳蜗,电极没有地方放,这种情况做不了;2)患者的耳蜗神经没有发育,这种情况即便植入人工耳蜗,也起不了作用;3)还有一些患者有过外伤史、中耳炎、脑膜炎病史,导致整个耳蜗出现完全的骨化或者纤维化,换句话说,耳蜗里面已经变成实心了,电极也没有办法植入;4)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智障等,人工耳蜗植入后无法配合听觉言语康复,不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能不能做人工耳蜗植入,与耳聋时间长短有关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能不能做,与耳聋时间没有直接关系,不管耳聋时间多久,只要是会说话以后耳聋的(语后聋),有一定的言语和听力基础,都可以考虑做手术。但是耳聋时间越长,手术效果可能会相对差一些,所以说,如果老年人耳聋严重,最好尽早使用助听器,一旦助听器效果不好,要尽早植入人工耳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如果双耳听力基本丧失,两只耳朵可以一起植入人工耳蜗吗?如果患者的双耳听力都不好了,最好双侧都做手术,这样能确保患者的双侧听觉。双侧听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帮助患者更准确地判断声源方向,举个例子,有人在你的右后方叫你,如果只有一侧耳朵听力是好的,就无法辨别声源在左边还是右边,如果双侧听力都是好的,会准确判断声音到达哪侧耳朵的时间快一些、强度高一些,从而知道声源的位置。2)在噪声环境下,单耳听力对言语的识别能力比较差,听声音感觉很嘈杂,双耳听力能明显提高言语的识别率和可懂度。3)单耳听力很容易出现听觉疲劳,在一个环境中听声音时间久了,会觉得很累,双耳听力的疲劳感会相对小一些。4)减少头影效应的影响,单耳听力患者在听来自对侧耳的声音时,比较困难,会出现侧耳听声音,双耳听力则不会受影响。如果一只耳朵听力丧失,另一只还有残余听力,是一边用人工耳蜗,另一边用助听器好,还是两侧都用人工耳蜗好?为什么?当患者的双耳听力都下降时,需要恢复双耳听觉,可以双耳都使用助听器、或者双耳都使用人工耳蜗,也可以一侧戴助听器、一侧用人工耳蜗,往往双模模式会带来更好的听力效果,具体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双耳的听力损失程度来决定。如果一侧耳朵有较好的残余听力(中度-重度耳聋)、适合用助听器,另一侧完全听不到的耳朵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如果残余听力很差(重度-极重度耳聋)就得考虑双侧人工耳蜗植入了。原文转发于北京301医院耳鼻咽喉科刘军教授
章林海
选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