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据报道,约25%~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并发症,其中以皮肤感染、瘙痒症、湿疹等较为常见。相较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疾病往往表现更为严重,需引起重视。 1.感染性皮肤病 主要是细菌或真菌、病毒感染。糖友体内的高糖环境,加上身体免疫功能低下,为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真菌感染,可引起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口腔及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常见的手足癣表现为皮肤起斑疹、脱屑,瘙痒;女性感染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还会引起阴道炎,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皮肤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及臀部。➤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 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有无皮肤真菌感染,有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地杀菌或抗病毒治疗,另外平时要注意皮肤卫生。 2.皮肤瘙痒和湿疹 糖尿病人持续血糖异常状态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手部、手肘、外阴及肛周。研究发现,大约11.3%的糖尿病人会有皮肤瘙痒的表现,而健康人出现瘙痒的只有2.9%。 目前糖尿病患者出现湿疹的概率约为30%,且常见于肛门、外阴处等皮脂丰富部位。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酌情服用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对鱼虾、海鲜过敏者也应忌食。 3.水疱 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病程较长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好发于四肢末端,多发或单发,直径从0.5厘米至十几厘米不等,里面有透明的液体,有可能出血,但没有红肿等炎症反应。1~2周后水疱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治疗:主要是避免发生,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感染。小水疱可自行干瘪,不必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定期清洁、更换敷料。 4.黄瘤病 主要是血脂在皮肤沉积所致,常见于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好发于面部、四肢伸侧、躯干,群集或散在分布,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斑块。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质地比周围皮肤略硬,大多不痒。 治疗:积极纠正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5.黑棘皮病 指局部皮肤变黑、增厚,呈疣状增生,好发于颈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与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多见于严重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也是预测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治疗:减肥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控制饮食,积极锻炼控制体重。此外,遵循医嘱用降糖药。 6.银屑病 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性皮肤病。以角质细胞过度增生、新生血管生成、炎症细胞浸润为组织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神经精神、药物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银屑病伴发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的比例逐年增加,通过对美国银屑病患者的大量样本的统计发现高达46%银屑病患者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治疗:皮肤科对症治疗。 7.其他皮肤问题 ➤皮肤潮红:多见于较年轻的、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主因高血糖致微循环迟缓,静脉扩张充血所致。表现为指甲周围、脸上和小腿上等部位皮肤变红。➤皮肤黄色变:见于10%的糖尿病人,主要见于脂质分泌活跃区域( 面部、前额等) 或角质层厚的区域( 手掌、足底等) 。➤鱼鳞病:一般在四肢伸侧及臀部,屈面及纹褶处少累及,也可见于头皮,呈淡褐色多角形,紧贴皮肤表面,但其边缘呈游离状。➤降糖药物引起的过敏:如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表现为瘙痒和丘疹,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应立即停用该药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果读者遇到皮肤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俞一飞 2023-05-04阅读量3658
病请描述:相对其他慢性疾病,甲状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感比较低,然而现在甲状腺异常成为我们身边的高发疾病,很多人在体检时候发现甲状腺出现问题,但大多数人对甲状腺知之甚少。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是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当甲状腺出问题时,激素可能会分泌过多或过少,身体都会出现各种症状。甲状腺疾病有哪些呢?甲状腺出问题时会有哪些异常信号呢?一、为啥要重视甲状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等。由于甲状腺是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关系到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系统机能的稳定。比如甲亢的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或阵发性房颤,严重可致命。甲减的患者出现粘液水肿性昏迷,容易发生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性功能障碍等。而近些年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升高,特别是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二、哪些人要重点检查甲状腺?1、 碘摄入过多的人群;2、中年女性,甲状腺结节多发于女性,尤其中年女性要特别注意甲状腺检查;3、生活不规律和节奏紧张人群;4、 强脑力劳动者。5、 有家族甲状腺病史。三、出现下列症状要注意出现下列症状同时出现几个,要考虑是否甲状腺功能紊乱。1、情绪异常,睡眠异常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情绪低落或抑郁。倘若每天都很想睡觉,怎么睡也睡不够,就要警惕是不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会导致易怒、烦躁或焦虑。容易导致睡不着或睡眠时间变短。2、异常出汗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汗液、皮脂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同时指甲也会变得很脆,头发枯黄干燥。甲状腺激素增多,则会让皮肤变得潮湿、多汗。3、食欲异常,体重异常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影响味觉和嗅觉,觉得食物都尝起来怪怪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食欲大增,但吃得多还长不胖。部分甲亢患者体重会明显减轻。4、大便异常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便秘,因为肠蠕动减慢了。甲状腺激素过多,则会导致一天解好几次大便的情况。5、性欲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让性欲下降。同时,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则会进一步降低性欲。四、妊娠期何时检查甲状腺功能?此前也有准妈妈咨询妊娠期甲状腺检查,一般来说,胎儿的甲状腺要到妊娠18-20周后,才能完全发挥生理功能。在此之前,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甲状腺激素,基本都依赖母体的供给。如果母体缺乏甲状腺激素(“甲减”状态),就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此外,母体甲减,还会增加流产、早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而如果母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也就是“甲亢”状态时,可能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因此,准妈妈们最好是在孕早期,比如刚刚得知怀孕或第一次去医院产检时,就检查甲状腺功能。为判断结果是否正常,或可能的干预留出时机。到孕中期或快要分娩时才去检查甲功,就显得为时已晚意义不大了。育龄期女性,如果有相关甲状腺疾病史,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如反复流产史、高龄等),最好是在妊娠前,就检查甲功,确保结果正常后再怀孕。五、记得定期检查甲状腺这里建议在35岁后,尤其女性,最好定期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前,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此外,生活中要尽量避开重金属、农药等环境“毒素”;避免雌激素滥用,警惕含雌激素类化妆品、保健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健康资讯 2022-01-21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