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血脂异常 > 内容

血脂异常内容

最新专家共识发布,看看糖尿病...

病请描述: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且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进一步增加。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内容详实,涵盖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和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现状以及糖尿病全人群的 ASCVD危险分层和血脂管理流程。本文对《共识》要点内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01  我国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现状不容乐观      《共识》首先阐述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特点,并指出了中国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的高发及其不尽人意的控制现状,提示临床上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脂谱以混合型血脂紊乱多见,包括: (1)空腹和餐后高甘油三酯(TG)血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 (2)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3)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亚型发生改变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颗粒增加。1型糖尿病(T1DM)患者常与 T2DM 患者类似,表现为混合型血脂紊乱,以空腹和餐后高 TG 血症为主,同时伴有 HDL-C 水平降低及 sdLDL水平升高。       国内一项研究显示,T2DM患者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67.1%;在血脂异常的 T2DM患者中,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68.7% 和 55.9%,LDL-C 达标(<2.6 mmol/L)率为39.4%,非HDL-C达标(<3.37 mmol/L)率为35.9%。 02  糖尿病患者的ASCVD危险分层     《共识》明确了糖尿病全人群的ASCVD危险分层,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管理。     《共识》建议根据患者病程长短、是否合并ASCVD及主要靶器官损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高危、极高危和高危,以便对其ASCVD风险进行评估: 超高危:合并ASCVD 极高危:不合并ASCVD,但存在以下任一情况:≥40岁;<40岁合并长病程[T2DM≥10年,1型糖尿病(T1DM)≥20年];<40岁,合并>3个危险因素a;<40岁,合并靶器官损害b 高危:<40岁,不具备以上极高危特征 a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肥胖:体重指数≥28kg/m2;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9mmol/L;脂蛋白(a)≥300mg/L;超敏C反应蛋白≥2.0mg/L。危险因素均为干预前水平。 b靶器官损害包括:慢性肾脏病3b期以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1.73m2)],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mg/g),踝肱比值<0.9,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 03  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双重靶点:LDL-C和非HDL-C     《共识》推荐LDL-C和非HDL-C同时作为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这一改变有望提升糖尿病患者ASCVD预防的效果1。在以往的指南推荐中,LDL-C是血脂干预的核心靶标,但是单纯以LDL-C 作为首要目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低估 ASCVD 风险)。Meta 分析发现,非HDL-C降低幅度与ASCVD风险降低幅度的相关性强于LDL-C降低幅度与 ASCVD风险降低幅度的相关性3,并且非HDL-C计算简单,结果较稳定,且受血浆TG水平影响小,因此,非 HDL-C 适合与 LDL-C 一起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首要降脂靶点。对于具体的血脂管理目标值,《共识》提出根据ASCVD风险的不同个体化设定(表1)。 表1.糖尿病患者血脂干预靶点及目标值推荐建议 04  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策略      《共识》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基础治疗的重要性,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脂策略给予了明确建议。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基础。无论合并哪种类型的血脂异常,健康均衡的膳食均需贯穿生活方式干预始终。控制TC和LDL-C,需在合理膳食基础上,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升高 HDL-C 应重视戒烟;降低 TG 则需限酒、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1。 药物治疗      《共识》指出,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往往难以降脂达标,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治疗,以尽早使降脂靶点达标,减少ASCVD事件。 降胆固醇药物治疗策略       降胆固醇药物根据机制可分为三大类,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PCSK9抑制剂。此外,临床上尚有其他降胆固醇药物,如血脂康、胆汁酸螯合剂、普罗布考、脂必泰、多廿烷醇等。《共识》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胆固醇治疗策略和流程进行了细化(图1),推荐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糖尿病患者降脂达标的起始治疗药物。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4~6 周内如 LDL-C 仍不能达标,应考虑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PCSK9抑制剂治疗。 图1 糖尿病患者降胆固醇治疗的策略和流程 《共识》对临床常用降胆固醇药物的种类、用法和不良反应亦进行了总结(表2)。 表2 临床常用降胆固醇药物的种类、用法和不良反应 降TG治疗策略和降低Lp(a)的治疗策略:      降TG的药物主要有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a或烟酸类药物;降低 Lp(a)的新药主要包括载脂蛋白(a)反义寡核苷酸(Pelacarsen)和载脂蛋白(a)小干扰 RNA。《共识》结合当下最新循证证据,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降TG治疗策略和降低Lp(a)的治疗策略也进行了更新,本文不再赘述。 05  糖尿病特殊人群的降脂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共识》对糖尿病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再次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儿童与青少年      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脂水平为LDL-C<2.6mmol HDL-C>0.9mmol/L,TG<1.7mmol/L,非HDL-C<3.4mmol/L。干预措施以低脂与高纤维饮食、规律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及保持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及优化血糖控制为基础。降脂药物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使用的长期安全性证据有限。 75岁及以上老年人      75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为ASCVD极高危患者,建议进行积极的降脂治疗,可考虑中等剂量他汀类联合非他汀类药物作为强化降脂治疗的手段。用药过程中加强对肝肾功能、肌肉损害等不良反应的监测。 合并慢性肾脏病(CKD)      CKD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根据分期进行剂量调整(表3),CKD患者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PCSK9抑制剂不需要调整剂量。 表3 不同CKD分期患者他汀类药物剂量调整方案 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       对于糖尿病合并MAFLD患者,降脂治疗方案因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而异(表4)。 表4 糖尿病合并代谢性肝病患者降脂治疗方案 合并妊娠       妊娠期的血脂管理重点是筛查,以及饮食管理、合理运动、戒烟酒等生活方式改变,并将血糖控制在适宜范围,降脂药物的选择非常有限。对严重高TG(>5.6mmol/L)合并妊娠患者,ω-3脂肪酸、胰岛素和肝素会相对安全。 06  结 语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之首,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深远意义。《共识》基于最新循证证据,为中国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导框架。期望临床医生可以深入理解共识的指导意见,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以进一步优化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

俞一飞 2024-06-03阅读量1622

儿童肥胖如何正确干预呢?-李...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如何正确干预呢? 2015年中国儿童肥胖人数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目前6岁以下的儿童存在超重和肥胖的占比是10.4%,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超重和肥胖占19%。首先是遗传因素,肥胖有40~85%是由遗传因素所致。如果父母均肥胖,子女患肥胖的几率为70~80%,父母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几率为30%~40%,其中母亲肥胖的儿童患肥胖的概率是非肥胖母亲儿童的2.5倍,所以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最先应该从孩子生活方式上进行管理。 长期的肥胖会导致糖耐量的受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女孩子会有高雄性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些肥胖还会造成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性早熟、心理问题等等,这些危害都非常大。 那么儿童肥胖应该如何干预呢?首先第一点是要保持一定的膳食均衡,保持食物的多样化,要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在控制这种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限制总脂肪的能量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第二点是要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三餐规律,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少吃,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的食品,多吃新鲜的舒畅传统食物。水果选蓝莓、桑葚、樱桃等低热量的水果,少吃榴莲、菠萝蜜、芒果等高热量的水果,限制精加工、零食、纯饮料,果汁也要少喝,平时我们要做到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不挑食,不偏食,尽量在家或学校去就餐,少在外就餐或少吃外卖。平时尽量多活动,如每天步行上下学爬楼梯,减少停顿经营,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减少信息时间,不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每天不超过两小时,课间休息的时候多活动做作业,每间隔40分钟活动一次,周末节假日的时候要保持作息规律。 第三点是要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6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如爬山、打球、跑步、游泳等等。运动减肥的开始1~2周体重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但并不等于你的减肥效果不好,需其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让你瘦得更快。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药物并不是肥胖治疗的主要手段,减重首先要做出行为改变,饮食调整的同时配合体力活动,就能够明显的降低体重,坚持长于6个月,干预效果更佳。

生长发育 2024-06-01阅读量2421

儿童肥胖科普-马彩霞

病请描述:儿童肥胖科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肥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习惯: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过多,以及饮食不规律、过度进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 缺乏运动:现代儿童普遍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引发肥胖。 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儿童肥胖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4. 生活方式: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 儿童肥胖可能会带来的危害: 1. 肥胖影响终身高,可能会导致骨龄提前,肥胖儿童在青春期比正常儿童生长速度降低可达25%。 2. 肥胖诱发性早熟,肥胖主要通过肥胖因子来发挥作用,引起体内高瘦素TNF-a和IL-6水平与低脂联素来刺激肥胖儿童的HPG轴激活,从而引发性早熟。 3. 隐匿性阴茎,数据研究显示肥胖男孩的阴茎长度比正常体重的减少约10%。 4. 生殖风险,少女时期肥胖(BMI>30kg/m2),其没有子女的可能性是少女时体重正常妇女的2.84倍。 5. 儿童肥胖有70-80%可延续至成年 6. 儿童BMI每增加1个单位,成年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47-83%,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增加28% 7. 肥胖与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发生高甘油三醋的风险高2.6倍和4.4倍;发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风险高3.2倍和5.8倍,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高1.45倍和2.77倍。 8. 肥胖与血尿酸:肥胖可导致儿童血尿酸升高,而高尿酸血症被视为肥胖儿童早期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 9. 儿童肥胖对心理、行为、认知和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危害。BMI偏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临床上碰到这样一个小朋友小女孩年龄在7岁,但经过评估BMI已经24了,已经达到重度肥胖了,这样个小朋友经过查体发现乳房也有轻度发育了,性激素水平还可以,这样的早发往往是肥胖引起的,小朋友的心理也非常的自卑。所以我们建议采取相关措施尽快控制体重。 为了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物的比例,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②  增加运动量: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每天保证足够的运动时间。 ③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培养规律的作息。 ④ 家庭支持: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榜样,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⑤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发现体重问题应及时关注,必要时就诊。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对于已经肥胖的儿童,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肥计划,饮食调整、运动指导、心里疏导等必要的医疗干预。 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关注孩子的体重问题,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肥胖,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6-01阅读量2500

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检查及案例分...

病请描述: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检查及案例分析   小儿肥胖症已经成为儿童健康问题的一大挑战。及早发现和诊断对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检查方法,并结合生活中的临床实际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识别和管理小儿肥胖症。   一、小儿肥胖症的常见检查方法   1.体重和身高测量:   体重和身高是评估儿童肥胖状况的基本指标。医生会使用体重和身高测量图,如BMI(Body Mass Index)曲线,来确定儿童的体重是否超过正常范围。BMI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的,可以判断儿童是否超重或肥胖。   2. 体脂肪测量:   体脂肪测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儿童的体脂肪含量。常见的方法包括皮褶厚度测量和生物电阻抗分析。皮褶厚度测量通过测量儿童身体特定部位的皮褶厚度来估计体脂肪含量。生物电阻抗分析则利用电流通过身体组织的速度来测量体脂肪含量。   3.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儿童的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脂谱(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儿童是否存在代谢异常或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临床案例分析   临床案例1:小明(8岁)   小明是一个8岁的男孩,最近体重迅速增加,家长担心他可能患上了肥胖症。他的家庭饮食习惯偏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明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   体重和身高测量显示小明的BMI超过了正常范围,确认了他的肥胖状况。进一步进行了体脂肪测量,结果显示他的体脂肪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血液检查发现,小明的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值。   根据检查结果,小明被诊断为肥胖症,并且存在血脂异常和血糖异常的风险。医生建议他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并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定期的随访和检查将帮助监测他的体重和相关指标的变化。   临床案例2:小芳(10岁)   小芳是一个10岁的女孩,她的体重超过同龄女孩的平均水平。她的家长注意到她经常感到疲倦,而且在运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为了了解她的肥胖状况,她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   体重和身高测量显示小芳的BMI超过了正常范围,确认了她的肥胖状况。进一步进行了体脂肪测量,结果显示她的体脂肪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由于她经常出现呼吸困难,医生还进行了肺功能检查,发现她的肺功能受到了肥胖的影响。   根据检查结果,小芳被诊断为肥胖症,并且存在呼吸问题的风险。医生建议她减轻体重,改善肺功能,并鼓励她参加适合年龄的体育运动。定期的随访和检查将帮助监测她的体重和呼吸功能的变化。   小儿肥胖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重、身高、体脂肪含量和血液指标等多个方面。体重和身高测量、体脂肪测量和血液检查是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及早的检查和诊断,可以帮助儿童肥胖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家长和医生的密切合作将在小儿肥胖症的管理和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生长发育 2024-05-30阅读量2714

心脏支架手术后可以停药吗?

病请描述: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是随着时间不断进展的过程,支架只针对血管过于狭窄的地方起到物理性撑开的作用,可能其他血管仍然存在狭窄的情况,只是暂时不需要放入支架治疗。 支架仅仅是把斑块给挤扁了,并没有办法清理血管里原本就有的斑块,也不会消除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 只要确诊冠心病就需要长期吃药,终身吃药 。吃药的目的是稳定斑块,延缓斑块的进展,延缓疾病的进展! 千万不要擅自停药或改药。如果控制不好支架内或其他地方早晚会出现狭窄或堵塞。

张定国 2024-05-27阅读量764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有何区别?...

病请描述: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同属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目前已有充分临床证据提示其在降低血糖、治疗心力衰竭(HF)、保护心肾方面具有显著获益。 降糖机制: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促进葡葡糖的排泄,有效降低任何阶段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心肾获益: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可减少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高龄、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肥胖)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尤其是降低心力衰竭(HF)住院风险,延缓伴T2DM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 01    适用人群及用量 达格列净 成人T2DM患者:推荐起始剂量5 mg/d;对于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且能耐受的患者,可增加至10 mg/d。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成人HF患者、成人CKD患者:推荐起始剂量10 mg/d。每日一次,晨服,不受进食限制。 恩格列净 成人T2DM患者:推荐剂量10 mg/d;对于需要加强血糖控制且能耐受的患者,可增加至25 mg/d。症状性慢性HF成人患者:推荐起始剂量10 mg/d。每日一次,空腹或进食后服药均可。 02    肾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       关于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在肾功能不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时的剂量调整,《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求如下。 达格列净 45≤eGFR<60:不需要调整。30≤eGFR<45:通常不需要调整,但某些版本的说明书不建议达格列净用于eGFR<45 ml/(min·1.73 m2)的成人T2DM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说明书和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考虑。eGFR<30:eCFR<25 ml/(min·1.73 m2)时不推荐起始使用,但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本品,可继续使用。 恩格列净 45≤eGFR<60:不需要调整。30≤eGFR<45:建议剂量限制≤10 mg/d。说明书不建议恩格列净用于eGFR<45 ml/(min·1.73 m2)的成人T2DM患者以改善血糖控制,临床实践中需要结合说明书和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考虑。eGFR<30:不推荐使用。 注意     关于恩格列净在不同肾功能分期中的使用,《国家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技术指南(2023)》的推荐与上述有所差异,eGFR在20~59 ml/(min·1.73 m2)时不需要调整剂量;eGFR<20 ml/(min·1.73 m2)时不建议使用。 03    肝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 轻度、中度肝功能不全时,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的剂量均不需要调整。 重度肝功能不全时,不推荐使用恩格列净;尚未在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研究达格列净的安全性和疗效,因此该人群使用达格列净治疗的获益风险比应进行个体化评估。 04    T1DM患者能用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吗?     不推荐!     接受SGLT2i治疗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风险显著增加。现有的SGLT2i大型临床研究入选的糖尿病患者主要是T2DM,其中大部分研究排除了T1DM患者。     虽然有临床研究证据提示SGLT2i联合胰岛素治疗T1DM患者有降血糖及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作用,如DEPICT-1研究、DEPICT-2研究、EASE-1研究,但这些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证据力度不足以确定治疗的获益和风险。     因此,目前不建议将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用于T1DM患者。 05    用药注意事项 警惕低血压      恩格列净会导致血管内容量收缩,开始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特别是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老年人、收缩压低和使用利尿剂的患者。     使用恩格列净前应评估患者容量收缩,如有必要,应纠正容量状态;治疗开始后,应定期监测低血压的迹象和症状,在预计会出现容量收缩时加强监测频次。 避免发生低血糖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单药治疗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与二甲双胍、DPP-4i、噻唑烷二酮类等降糖药联用时,低血糖发生风险也没有明显增加;但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时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     建议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时,注意调整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注意防治酮症酸中毒      在开始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治疗前,需要考虑患者病史中可能导致DKA的因素,包括任何原因引起的胰岛素缺乏、热量限制和酗酒等。     为降低用药期间DKA的发生风险,建议在择期手术、剧烈体力活动前停药,同时注意停药后的后续效应;避免停用胰岛素或过度减量;对于紧急手术或应激状态的患者,需要立即停药;服药期间避免过多饮酒及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防治泌尿生殖道感染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可增加尿路及生殖道感染风险。建议使用前询问病史,半年内反复发生泌尿生殖感染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感染并需要抗感染治疗时建议暂停SGLT2i。感染治愈后,可继续使用。     同时,用药患者应注意个人外阴部卫生,适量饮水,保持小便通畅,减少感染的发生。 06    储存方式      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均需要密闭、室温保存,推荐20~25°C;允许在15~30°C 之间波动。

俞一飞 2024-05-27阅读量8619

儿童脂肪肝危害及预防-张丽娜

病请描述:儿童脂肪肝危害及预防 小明,一个10岁的男孩,最近几个月来体重迅速增加,且经常感到疲劳,食欲也明显下降。他的父母注意到他的腹部逐渐隆起,且皮肤开始发黄。于是,他们决定带小明去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体检,发现小明没有明显的肝区疼痛,但腹部B超显示肝脏肿大,回声增强,提示脂肪肝的可能性。随后,医生进行了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转氨酶和胆红素均升高,进一步证实了脂肪肝的诊断。 儿童脂肪肝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害: 1. 生长发育影响: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造成的,这会影响儿童正常的营养吸收,从而导致生长发育速度缓慢。如果儿童的食欲较差,长期摄入不足,就会导致身体缺乏营养,进一步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2. 肝功能异常:脂肪肝会导致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如果没有及时改善,肝功能异常持续存在,就可能会造成肝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情况。 3. 心血管疾病风险:脂肪肝患者如果不及时控制和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因为肝脏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儿童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会明显升高,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4. 其他疾病风险:脂肪肝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肝炎主要是由于肥胖导致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损伤肝脏细胞引起;高血压则与脂肪肝引起的血管硬化和弹性下降有关;高脂血症则是由于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损伤肝脏细胞引起。 5. 免疫系统影响:脂肪肝可能导致机体对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使人体能量代谢发生紊乱,从而降低对病原菌、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预防儿童脂肪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饮食控制: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低脂食物。食谱中可以以高蛋白、低油脂的鱼类、鸡肉类等肉类补充蛋白质,同时要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提供较多的膳食纤维,保持大便的通畅有利于毒素的排除。 · 注意饮食的均衡性,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快餐、油炸、油煎及膨化食品等。 · 适当增加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海带、紫菜等,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肝脏解毒功能。 2. 加强体育锻炼: · 鼓励儿童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如登山、跑步、篮球等中高等强度的运动,每周4~5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可以有效地预防脂肪肝。 · 家长可以每天带儿童坚持跑步、快走、游泳等运动,消耗体内多余脂肪,但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3. 充足的睡眠: · 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睡眠时间长体内会产生更多的激素,而激素具有燃烧脂肪的作用。 4. 纠正不良习惯: · 避免让儿童熬夜,每天需要按时休息,尽量做到早睡早起。 · 家长应注意定期带儿童体检,了解近期身体情况。如果儿童出现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可能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脂肪肝。 请注意,即使积极采取以上措施,也不能完全预防脂肪肝。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以降低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生长发育 2024-05-22阅读量2795

正确认识儿童肥胖需要从多个维...

病请描述:正确认识儿童肥胖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评估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对待小朋友的营问题家长也非常的重视,但是近期有很多的小朋友来我这边就诊,是因为不注意饮食和健康搭配,导致营养过剩影响到生活。 小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9岁,他属于重度肥胖,体格比同龄人大了一圈,家里人之前没有重视肥胖这个问题,觉得再长大一点就会瘦的,但是小胖经常暴饮暴食,导致体重时一个劲的长,在学校里面也会因为自己的肥胖感觉到自卑,但是自己又不愿意停止这种不良习惯,所以来医院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手段可以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儿童肥胖。根据医学标准,儿童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孩子体重的20%以上,就可以被认定为肥胖。这种超重状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具体取决于超过平均体重的百分比。另外,体重指数(BMI)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BMI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孩子的平均水平,也提示可能存在肥胖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儿童肥胖的成因。肥胖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能量消耗不足;遗传因素也可能对肥胖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此外,一些儿童肥胖还可能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疾病和遗传综合征等。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症等代谢性疾病,还可能影响性发育,增加性早熟的风险。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导致自尊心受损、情绪波动等问题。肥胖与骨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这种关系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正确的认识。 首先,肥胖本身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这种状态是由于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导致的。这种脂肪积聚可能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所致,进而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可能引发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而骨龄,简单来说,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通常通过X光检查长骨的长度和形态来确定,并常常用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接下来,我们需要认识到肥胖可能对骨龄产生影响。肥胖程度与骨龄发育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偏胖的孩子往往骨龄会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肥胖导致的内分泌代谢改变,进而影响骨龄的正常发育。此外,早发育也是导致骨龄超前的因素之一,而肥胖的孩子中早发育的比例相对较高。早发育往往与雌激素的提前大量分泌有关,这可能导致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从而使骨骼发育成熟度提前,骨龄偏大。 因此,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至关重要。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儿童肥胖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重增长都是独特的,不应该盲目追求所谓的“标准体重”。在评估孩子是否肥胖时,应结合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们的体重问题。 总之,正确认识儿童肥胖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评估,包括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只有全面了解这一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关注和解决儿童肥胖问题,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5-21阅读量2055

年轻小伙熬夜突发脑梗:生活规...

病请描述:长期熬夜酿苦果:30多岁小伙突发脑梗,违背养生法则成警示 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是当代中青年人的真实写照。 我接诊的最年轻的脑梗患者年仅33岁,令人震惊的是,这位患者的脑梗病因竟源于长期熬夜的习惯,并无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血管畸形等等)。患者常常凌晨2至3点才入睡,白天则10至11点才起床,虽然睡眠时间看似达到了8小时,但这样的作息方式却严重违背了“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 “ 天人相应”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强调人的生活作息应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协调。按照这一法则,人体应该在夜晚阳气内敛时入睡,以养阴护阳;在白天阳气生发时起床,以顺应自然节律。然而,这位年轻患者却长期逆时而为,凌晨入睡、白天起床,这种不规律的作息严重破坏了身体的生物钟,导致身体机能出现紊乱。 长期熬夜不仅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免疫力,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脑梗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这位年轻患者的脑梗案例,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年轻人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至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同时,还应该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这位年轻小伙子的脑梗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认识到熬夜的危害,遵循“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甄晓敏 2024-05-20阅读量1222

儿童肥胖成因与干预之道-赵辉

病请描述:在当今社会,肥胖儿童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了解肥胖儿童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变得尤为重要。 肥胖儿童的成因 ·不良饮食习惯: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如快餐、油炸食品、糖果和饮料,同时缺乏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和进食过快也容易导致热量堆积。 ·缺乏运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久坐不动导致身体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 ·遗传因素: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中一方或双方肥胖会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这可能增加肥胖的风险。 ·心理因素:某些儿童可能因为压力、情绪问题而选择通过过度进食来寻求安慰,进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患者案例 案例一:小明——不良饮食习惯与缺乏运动 小明的情况典型地反映了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鸡、汉堡和可乐,以及大量的零食,导致了小明的体重不断增加。同时,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使得身体无法消耗掉这些多余的热量,加剧了肥胖的程度。肥胖不仅影响了小明的身体活动能力,还导致了他血脂异常和轻度脂肪肝的发生。 预防建议: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合理搭配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预防肥胖的发生。 案例二:小红——遗传因素与心理压力 小红的情况则提示我们,遗传因素和心理压力也可能是儿童肥胖的诱因。小红的父母都比较胖,她从小就受到家庭饮食习惯的影响,容易形成高热量、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此外,由于肥胖带来的身体形象问题,小红在学校中可能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她变得不自信、内向,心理压力增大。这种心理压力又可能促使她通过食物来寻求安慰,形成恶性循环。 预防建议:对于有肥胖遗传倾向的家庭,家长应更加重视孩子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案例三:小刚——睡眠不足与不良生活习惯 小刚的案例则提醒我们,睡眠不足和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儿童肥胖。由于学习压力大,小刚经常熬夜学习,导致睡眠不足。为了缓解压力,他又会在晚上吃很多零食。周末则喜欢宅在家里玩电脑游戏,缺乏户外活动。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小刚体重的迅速增加,同时也影响了他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 预防建议: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和零食。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儿童肥胖的干预手段 针对儿童肥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手段,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以下是详细的干预措施和建议: 1. 精细化饮食调整 ·增加营养密度:鼓励孩子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减少热量摄入: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如炸鸡、汉堡、糖果、甜饮料等。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长期摄入过量会导致体重增加。 ·三餐规律:培养孩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进食。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让孩子每天都能吃到营养均衡的食物。 ·饮食教育:教育孩子认识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让他们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这样,孩子就能自觉地选择健康的食物,远离垃圾食品。 2. 多元化运动计划 ·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消耗热量,还能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家庭运动: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跳绳等。这样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 ·学校体育活动:学校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活动,如篮球、足球、体操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教育:教育孩子了解运动的好处,让他们知道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何正确地运动,避免运动伤害。 3. 保证充足睡眠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表,让孩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入睡。同时,也要避免孩子在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4. 心理疏导与支持 ·心理评估: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肥胖的儿童,首先要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问题。 ·心理支持: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面对问题,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 ·建立自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信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优点。同时,也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增强社交能力。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  肥胖儿童问题亟待重视,通过深入了解其成因,并针对性地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能够帮助这些孩子恢复健康体重,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长发育 2024-05-20阅读量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