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入夏以来,本市各大医院过敏性疾病患者有增多之势,一些患者就诊时说不清病因,给确诊和治疗造成一定困难。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涛博士提醒,做好“过敏日记”有助于迅速找出过敏原,摆脱过敏困扰。 卢涛说,荨麻疹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身上瘙痒,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肿斑块,起得快,消退也比较快。如果未脱离过敏原或未及时诊治,荨麻疹会反复发生,瘙痒加重引起搔抓,会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等症状。有的患者痒得夜不能寐,严重者还会出现黏膜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极个别还有生命危险。除服用合适的抗过敏药物外,治疗荨麻疹最重要的是找出过敏病因并避免接触。导致荨麻疹的病因很多,外因中常见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疫苗)、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动植物(如动物皮毛、荨麻、花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精神因素(乙酰胆碱释放),内因是一些内脏及全身性疾病,如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容易过敏。过敏物质引起人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引起过敏症状。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过敏原因又多,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过敏原因。医生可通过抽血、点刺、做斑贴试验等手段检测出一些常见过敏原,但患者做好过敏日记是寻找病因的最简捷方法,尤其适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卢涛建议,每当过敏发作,一定及时回忆清楚发病前24小时所有接触的食品、物品等,以及环境的细微变化,详细记录当天三餐的具体食物、药物、饮料和零食的种类;接触的物品和环境有无变更,如家中有无添置新的日用品、是否出差等;是否吸入异于平常接触物质所挥发的气体,如时令植物、周围工厂的排出气体、室内的空气清新剂或香水、装修房间用的油漆等挥发性物质。找到“嫌疑犯”后逐个接触这些物质,观察是否发作,以揪出过敏“元凶”。一旦找到过敏原就要避免再次接触。若不小心又接触发生过敏,应尽快去除致病物质,皮肤瘙痒要避免搔抓或用肥皂水、热水烫洗,可用清水冲洗、湿敷,并及早就医规范治疗,切莫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天津日报 2008年05月26日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749
病请描述: 春暖花开,阳气浮越,口干鼻燥,鼻衄口疮,咽喉痒痛,便秘便血等很多因季节转换,身体调节机能跟不上时,出现的看似“小毛小病”,实则可能暗藏大隐患的症状,尤其是肛肠方面的问题,更不能因为羞于开口而延误治疗。 春暖花开 病在“出口”不难开 说到肛肠疾病,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疮,所谓“十人九痔”,很多人都倍受这种疾病的困扰,但是,肛肠疾病除了痔疮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类,如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周湿疹、肛窦炎、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甚至肿瘤等等。 及时就医,莫酿大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介绍说,春季是肛肠疾病高发的季节之一,常常引起排便困难、粘液血便、肛周瘙痒、疼痛等,不少患者因为发病部位尴尬,羞于启口,而不愿就医检查,延误了治疗,有些拖成重病后不得已而就医时,往往已对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疾病的治疗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肛门功能失常:反复发作的肛裂会导致肛门挛缩,排便困难;还可能侵犯括约肌,并发肛乳头肥大,刚乳头瘤,皮下瘘管等,易致肛门狭窄。 导致败血症等:肛肠部位的出血、感染等形成肛周脓肿,如果治疗失当,细菌等容易侵入血液引发败血、毒血或脓毒血症。 引发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由于肛门和阴道接近,便血或肛周发炎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发妇科炎症。 植物神经紊乱:可使腰部、骺骨、股后部位坠胀疼痛,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反射性功能紊乱。 肛周皮肤湿疹:由于痔块脱出等原因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容易引起肛周瘙痒及皮肤湿疹。 可掩盖直肠癌:很多肛肠疾病的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便血也是肠癌的常见症状,不少人把肠癌当作痔疮,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由此可见,“出口”有问题,要及时就医,以免拖成大病。 生活饮食,共助防治 王主任指出,很多肛肠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预防和改善肛肠疾病都大有裨益。 养成排便习惯 不良的排便习惯,如上厕所喜欢蹲位看报,造成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时用力过猛,给直肠肛门和盆底肌增加负担,都可能会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因此,要养成每天早上定时排便地习惯,早起后喝一杯凉开水,以刺激胃肠道蠕动。特别是在有便意时不能强忍,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久蹲不起,或者过分使劲用力。 注意饮食调养 长期饮酒或喜欢吃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所以,在饮食方面不要大量饮酒,吃辣椒和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少吃盐腌,熏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应多吃粗粮、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含纤维素成分较多的食物。 重视肛门卫生 养成爱清洁的习惯,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爽。不用过烫的水或者浓度过高的清洁液等频繁清洗肛门,经常更换内衣,内裤宜用薄而柔软地棉布制品。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减少肛肠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积极锻炼身体 平时多参加体育活动,比如游泳,体操、跑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还可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或回复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更能,也有助于直肠、肛门或痔疮脱垂患者的康复。 保持乐观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地变化与肛肠疾病地关系非常密切,若忧思过度,则损伤脾胃,或急躁暴怒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导致气血壅滞,经络阻隔,络脉交错而发为肛肠疾病。春季肝火旺盛,容易导致大便干结,引起肛肠疾病。所以,情绪的调节也非常重要,要学会自我调整,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 此外,王主任还提醒,有些因职业因素长期久坐和站立、痔静脉回流不畅,而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类人群在工作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和活动,调整不同的姿势。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9087
病请描述: 问:我两个月前发现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经肠镜检查,确诊为直肠炎,然后采用“柳氮磺砒啶栓”直肠给药,每日两次,至今感到效果不明显,请问有否更加适宜的药物和日常注意事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 医院 肛肠 科(副)主任医师 王振宜 答: 导致肠炎的发生通常和细菌感染,某些病毒,结核,性传播疾病等因素有关,同时和遗传,情绪都有一定的关联,发病的机理至今尚未完全了解。 直肠炎目前首选的药物的确是水杨酸偶氮磺胺类药物,您使用的柳氮磺吡啶栓就是其中之一,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但直肠炎治疗通常会选用经肛门给药,一则可以减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另外也可以直接作用到发病部位。此外也有更新一代的药物:5-氨基水杨酸(美沙拉秦),通常在疾病缓解和慢性阶段,这些药物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够较好地控制病情,而不需要进一步用到激素治疗或者免疫抑制治疗等。如果您使用的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再进行中医的治疗,因为中医的辩证治疗,通过口服和保留灌肠的方法,在该病的治疗上有很多的经验,也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在治疗的同时,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本病的治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然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甚至使疾病加重。饮食上首先要减少摄入高脂食品,奶类食品和咖啡因,比如咖啡,牛奶,奶酪等制品;避免食用纤维高和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蒜,姜,干豆类,粗杂粮等。要适当补充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来弥补体内营养和维生素因为长期腹泻导致的不足,如果食欲不佳,可以少食多餐。另外,适当的身体锻炼,比如太极拳,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调理好情绪,避免精神高度紧张,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认为,肠炎的发生和免疫因素,情绪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症状则会迁延不愈甚至加重。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 五一小长假期间,郭先生一连吃了三天的“大餐”,顿顿大鱼大肉、辛香麻辣。假期一过,郭先生却遭殃了,屁股又胀又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与以前发痔疮不同,最后连脓水都流出来了,他不得不到医院去。医生检查后告诉郭先生,他的“屁股”上有条瘘管化脓了,需要手术治疗。 肛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其实这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些人可能自己得了这个病也不知道,或者以为是痔疮之类的疾病而忽视了治疗。肛门瘘管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多位于齿线(肛管与直肠黏膜结合处的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通俗地讲,好比是从肛门周围的皮肤向肛门直肠周围的组织中挖了一口井,或一条甚至多条地道。而这些通道,经常由于“粪便垃圾”的进入,引起感染甚至化脓。肛瘘如果不积极治疗,往往长年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小小裂口埋隐患 为什么在肛管、直肠部位会出现这样一条“管道”呢? 大部分肛瘘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腔壁就会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坚硬的管道,不能自然闭合。可以说,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前期阶段,脓肿消退后99%的患者都会转变成肛瘘。一旦感染,肛瘘就会复发。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匝道口,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段。 有时候我们排便时会因粪便干硬而使肛门裂开、出血,虽然只是少量的便血,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裂口,如果一不小心被细菌、异物“钻入”,就有可能导致感染、化脓,形成脓肿。当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就会留下一个空腔,形成管道,成为肛瘘。所以,对于这样的小裂口,我们也不能大意,该就医的时候还是应该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成更加复杂难治的疾病。也不要盲目地自行诊断,认为是肛裂、痔疮就不要紧。 而另一方面,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也是预防肛肠疾病的重要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口”的东西,可能决定着“出口”的好坏。 湿、痒、脓、痛 及时就诊 39岁的顾先生最近遇到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他发现每天早上他的内裤上都有粪便的痕迹,而他前一天晚上明明没有排便。顾先生纳闷,自己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有大便失禁的问题呀!不得已之下,顾先生来到医院肛肠科,经检查发现,原来是肛瘘引起。肛瘘一旦形成之后,瘘管就难以愈合,有病原菌或粪便进入瘘管,就会反复感染、化脓,肿胀、疼痛,同时还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平时也可能会从瘘口中流出少量的脓性、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有时甚至还会有少量粪便和气体排出。就像顾先生一样,有些患者发现,明明没有排便,却有粪便流出,或内裤上看到粪便污染的痕迹;明明没有放屁,却像在放屁一样有排气的现象。而且,由于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还会使得肛门部位潮湿、瘙痒,有时还会形成湿疹。 少数患者可能没有不适症状,只是在偶然的机会下摸到肛门周围有硬结等,不痛不痒。 临床上还有不少患者将肛瘘当作痔疮,甚至自己购买治疗痔疮的药膏来涂抹,结果可想而知,显然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反而可能贻误病情甚至使得肛瘘加重。 所以,发现肛门周围潮湿、瘙痒、有脓液流出、疼痛等异常时,应该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检查判断是何病引起,从而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 治疗肛瘘 提防“狡兔三窟” &n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