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胆道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肿瘤等,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围术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产生较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干扰手术与麻醉的实施,增加术后疼痛感,影响切口愈合和术后身心康复。此类患者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可引起肝气郁结,情绪低落,加之手术刺激,更易产生焦虑,严重者出现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应用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缓解胆道疾病手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取得较满意效果。耳穴压豆法:术前1天开始用探棒在患者耳廓上选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配穴肝、胆、肾。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待干,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每天按压3-4次,每次按压2-3分钟。术后3天继续按压,以感觉局部酸胀痛、发热等为宜,双耳交替进行。术前穴位按摩:患者进手术室后至麻醉开始前,选印堂、风池、心俞、内关、间使、合谷穴,取平卧位,操作者站在其头侧,先用双手拇指指腹并按轻揉印堂穴,点揉四五下,再沿双侧眉棱骨之上缘,分左右横抹至太阳穴。然后转换中指从鬓角入发际,经颞部绕耳背向后推至风池穴,点揉四五下。最后用拇指指腹逐个以轻揉法按摩心俞、内关、间使、合谷穴。如此反复按摩约5次,酸胀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按摩5-10分钟。焦虑测评标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程度,共20个项目(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手足颤抖、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心慌、头晕、晕厥感、呼吸困难、手足刺痛、胃痛或消化不良、频尿意、多汗、面部潮红、睡眠障碍、噩梦),每项采用1-4级评分法(没有或很少时间有为1分;有时有为2分;大部分时间有为3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为4分)。每项得分相加为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标准分。焦虑评定临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焦虑得分、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观察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波动不大,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波动幅度较大。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讨论:焦虑是五脏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的表现,所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是治疗方法之一。五脏之气输注于耳部穴位,通过耳穴压豆刺激引起相应经络感传,调节脏腑功能。围术期行耳穴贴压法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心率和血压。耳部神门穴有镇静安神功能;皮质下穴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交感穴主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配穴肝、胆具有疏肝理气作用;肾为强壮保健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印堂为经外奇穴,印堂穴与督脉相通,督脉直通于脑,故按摩印堂穴有调和阴阳、畅达气机之效。内关穴是心包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之一,按摩该穴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作用。按摩风池与合谷穴可消除疲劳。按摩心俞和间使穴能宽胸解郁,理气止痛,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穴位是经络的一部分,刺激穴位可达到疏通经络、通达气血、促进神经系统和体液因子的调节作用,按摩穴位能使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降压目的。综上所述,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可减轻胆道手术患者焦虑症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本文选自胡伟利等2017年9月第24卷第17期。
赵刚 2017-12-16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常听报道的流感亚型H1N1、H7N9、H5N1等,从感染对象的不同又叫做“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指在特定的动物群体中传播的流感。禽也好,猪也罢,归根到底是流感,病原体同属于正黏病毒科旗下,即流感病毒。但这并不意味着禽流感只能在禽鸟中传播,随着病毒的变异,各哺乳动物体内都曾检测出禽流感病毒,H7N9正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铁证。1997年在香港发现了18例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6人不幸死亡。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H5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给人类敲响警钟,“鸡瘟”是可以变“人疫”的。很多人会疑惑,人非“禽”,为何会频频感染禽流感,难道是我们身体变弱了?原本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素无瓜葛,这是因为流感病毒感染具有宿主特异性。首先病毒感染细胞需要特定的受体,人的上呼吸道主要分布人型流感病毒受体,禽流感病毒的“钥匙”打不开人类细胞的大门,所以禽流感病毒无法感染人类。虽然现在发现人的下呼吸道同时分布有人型和禽型流感病毒受体,但禽流感病毒更适宜在禽类体内较高温度的环境下生存,它到了人类体内,就像赤道地区的人到了极地,环境骤变,活力不再。但是现在禽流感病毒却成在人体内安营扎寨了,这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流感病毒特殊的遗传方式使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异。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稳定性差,再加上流感病毒RNA在复制过程中有一个相当不靠谱的帮手——RNA聚合酶,新合成的子代RNA经常会出错。这就好比一群粗心的学生抄课文,经过无数次转抄后,得到的文章早已和原文差之千里,这就导致了病毒变异的积累。除了高突变率,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是由8个小片段构成,在增殖过程中很容易与其他种类的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排,这也增大了病毒变异的概率。禽流感病毒正是通过不断地变异选择,获得了攻破人类细胞城池的武器。突变固然是禽流感病毒向人类传播的基本条件,但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才是噩梦的根源。比如,人类大规模养殖家禽使得人禽有机会发生近距离接触,长此以往人类便成了禽流感病毒的一个新外界环境。这过程,禽流感病毒产生的适应于人类细胞的突变就容易被筛选并保留下来。人体内缺乏对抗这类新型流感病毒的抗体,所以它们在感染人后往往会有较高的致病性和致死率。不过禽流感想要建立人际间传播的能力,仍需突破多种限制因素。现已知自然界存在H5和H7型禽流感病毒均未发现人际间传播的病例。当然,一旦病毒发生了变异,那将是人类的一场噩梦。
王智刚 2017-01-07阅读量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