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内分泌功能减退 > 病因

内分泌功能减退病因

内分泌功能减退病因相关内容 更多>

甲减与亚甲减:何时用药、何时...

病请描述:1 甲减分为哪些类型? (1)原发性甲减      这是最常见的甲减类型,约占全部甲减的 95% 以上。      主要由于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后等。      桥本甲状腺炎是原发性甲减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状表现通常包括疲劳、怕冷、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等。体检可见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眼睑水肿、手皮肤水肿等。 (2)继发性甲减      主要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疾病,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见病因如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或放疗后等。      患者除了有甲减的一般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垂体疾病相关的症状,如头痛、视力障碍等。 (3)周围性甲减      较为少见,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或抵抗,导致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临床表现可能与原发性甲减相似,但也可能有一些特殊表现,具体取决于受体缺陷的类型和程度。 根据甲减严重程度分类: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指标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 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药物性甲减、自身免疫性甲减、甲状腺手术后甲减、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先天性甲减、消耗性甲减等。 根据甲减发生年龄分类:可分为成年型甲减、幼年型甲减和新生儿甲减。 2 甲减会给身体造成哪些影响?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波及全身。其中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皮肤、骨骼系统的影响最明显 神经系统      甲减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度降低,影响情绪。常见表现:长期情绪低落、抑郁、精神萎靡、嗜睡等。 消化系统      甲减会导致神经消化系统活跃性降低,无法正常消解食物。会诱发胃炎、萎缩性胃炎等严重疾病。常见表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心跳减慢,血脂代谢异常。诱发窦性心律过缓、高脂血症等问题。常见表现:心动过缓(静息心率<60 次 / 分);自觉心跳缓慢、头晕、乏力,严重时可能伴发头晕或晕厥 皮肤系统      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导致皮肤皮脂分泌减少,影响皮肤状态。常见表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易断裂。 骨骼系统      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影响新的骨细胞生成。长期服用优甲乐加速钙质流失,久而久之,会影响骨骼健康。常见表现:腰、肩背、腿部疼痛。 3 甲减的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习惯调整: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远离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同时,适当运动,如长跑,但运动需量力而行。      饮食调理:建议确保摄入足够的碘,但避免过量摄入碘。及时补充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如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以及鸡蛋、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药物治疗      左甲状腺素钠片:这是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较为有效的药物,可通过恢复人体自身甲状腺激素水平,缓解该病的症状,促进身体健康。患者需遵医嘱使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其他药物:如碘塞罗宁钠片、碳酸钙D3片、氢化可的松片等,也可用于治疗甲减。但具体使用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对于由桥本甲状腺炎等引起的甲减,可能需要使用氢化可的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针对甲减的病因进行治疗是关键。例如,如果甲减是由抗甲状腺药物或碘-131治疗药物因素所致,则应该及时停止使用此类药物。对于由垂体疾病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针对垂体疾病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不是甲减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继续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物理治疗及中医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穴位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红外线治疗等。这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甲减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但需注意,物理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甲减主要是通过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以改善甲减症状。例如,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调整内分泌功能,提高代谢率,改善甲减症状。但中医治疗甲减需要长期坚持,效果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 心理支持      甲减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因此,心理支持也是治疗甲减的重要一环。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甲减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4 甲减患者必须终身服药吗?      是否需要终生服药,要看甲减的病因。常见病因包括:手术、碘-131治疗、药物性甲减、自身免疫原因。其中,碘-131治疗和手术造成的甲减是不可逆的。需要终生服用优甲乐。      也可以通过补充酪氨酸(杏仁、豆类、鸡肉)来促进激素生成。      而自身免疫原因诱发的甲减,可以通过腺体免疫再建疗法,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精准针对甲状腺给药。针对甲状腺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消灭炎症病灶,阻断炎症继续蔓延,从而达到控制病情,抑制甲减发生的目的。

俞一飞 2025-06-24阅读量176

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焦虑、抑郁...

病请描述:国庆假期值班,接诊了一位颈椎病患者,患者,女,42岁,“颈部酸胀僵硬疼痛,伴头晕、失眠十余年,加重伴右上肢放射痛一周”,患者告诉笔者,这十余年断断续续在南宁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并且在按摩理疗馆、美容院调理,症状时好时坏,最近每天肩背部酸胀僵硬疼痛,一晚上睡不足五小时。最严重的是她告诉笔者每次过斑马线的时候,看见汽车开过来她很想撞上去!!她的病情陈述令我震惊,这位颈椎病患者已经患上严重的抑郁。 有关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家人和医务人员的关注。这也是为什么病程漫长的颈椎病患者很难治愈原因所在。今天闲暇之余,专门写一下有关颈椎病与精神焦虑、抑郁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症状复杂、多样, 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由于其病程长,且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第二大顽固疾病。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们的工作、学习、 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长时间弯腰低头办公、长时间驾驶、久坐,缺乏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等等。颈椎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发病率为 5%~2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报道,大约有35%~40%的颈椎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那么,为什么颈椎病会引起精神焦虑、抑郁呢? 第一、颈椎病会给患者带来颈部僵硬疼痛、肩臂疼痛、背部僵硬疼痛、手部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心慌、胸闷、失眠、耳鸣、眼花等躯体上的痛苦,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患者常自觉精力减退、睡眠不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也会严重影响学习、工作。 第二、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进展,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一些列因素的影响,患者长期受颈椎病的折磨,机体应激能力变差。比如:睡眠障碍、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容易出差错等等,容易导致焦虑、 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自身疏导, 躯体会出现病理变化,更加促使颈椎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第三、颈椎病就诊患者往往会因为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是治疗效果维持不长,表现出消极情绪。此外,颈椎病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家庭难以承受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担心花钱仍治不 好。反复就医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也可诱发焦虑抑郁等。同时,情绪障碍导致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依从性降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 所以,笔者在门诊常常见到颈椎病患者同时在多家医院及多个医生就诊记录。 第四、疼痛是患者机体对于外在刺激的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反应的主观感受。研究提示30%~60%的疼痛患者伴有抑郁症。颈椎病患者往往在工作及社会中承担较重要的角色,期望躯体恢复健康的意愿强烈,患病后由于躯体症状的反复迁延,难以体现自我价值,易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 第五、颈椎病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都会引起患者的明显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最为明显,而情绪障碍后由于其不恰当的姿势导致肌肉的紧张度和脊柱结构的改变,同样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进而进入恶行循环。 简单来说,不良的精神情绪同样可诱发颈椎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颈椎病患者心情好时症状减轻,心情不好时症状多加重。当我们情绪紧张时,颈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收缩,甚至痉挛,这时颈椎的力学平衡发生改变,造成骨性结构和关节位置的变化,从而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总而言之,颈椎病可以引起精神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样,不良心理情绪也会加重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或引起颈椎病的复发。 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果和心理的治疗之间具有直接关系。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对颈椎病患者疾病病因的治疗、康复治疗及身心健康康复,可帮助患者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临床医务人员不仅对颈椎病患者开展病因学调查,针对疾病发生原因针对性康复治疗,还需要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疏导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方法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既能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好地接受现状和调动患者配合康复治疗积极性。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三分治,七分养!自律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与君共勉!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141

甲减误诊功血,险些切掉子宫

病请描述:       新来的20床病人是一位近50岁的李女士。李女士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近6年,反复子宫出血,出血时多时少,多时如自来水向下冲,少时滴滴答答,数天不止。因为这个病,李女士走访了多家医院,看过了多名妇科专家,专家们均诊断为“功血”,不但吃过药,刮过宫,因为大出血,还先后输过3次血……这次又是大出血,血色素50g/L,红细胞1.5×1012/L,医生建议只有把子宫切除,才能将血止住,这是治疗的最后手段。考虑到自己已经50岁了,因为想保留子宫这么多年也吃了不少苦,李女士决定把子宫切掉,于是住进了医院,准备做手术。          因为李女士血糖有些高,就请来了内科内分泌专家来会诊。看到李女士面色苍白、皮肤粗糙、全身浮肿,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却正常等,会诊专家建议化验一下甲功。三天后的化验结果,令所有医生大吃一惊—T3、T4值严重降低,TSH值异常升高,诊断结果竟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接下来,李女士被转往了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经过补充甲状腺素等治疗,李女士出血逐渐减少,不但避免了切除子宫的痛苦,而且全身状态也逐渐好转起来……        李女士的甲减症状并不典型,如倦怠、少食、少语(相反她十分健谈)、怕冷、便秘等症状均没有,只有浮肿、皮肤粗糙支持甲减诊断,但易与其慢性贫血症状混淆,因此才导致了这么多年的误诊、误治。        功血是妇科的一个非常常见的多发病,但许多病人对其不够重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功血及其鉴别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它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前者占70~80%,见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妇女;后者占20~30%,见于育龄期妇女。        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只有在排除了其它器质性病变后,方能诊断为功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有:1.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如绒毛膜癌等)等;2.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如宫外孕、葡萄胎、流产、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3.宫内节育环或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子宫不规则出血;4.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或亢进、血液病、肝肾功能减退等。5.生殖道损伤。        功血的治疗包括:1.药物: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避孕药、性激素联合用药等。药物治疗是功血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过药物的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等治疗,功血常常能得到较好地控制。2.手术:①诊断性刮宫术,既有迅速止血的作用,也有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多数患者因害怕疼痛而拒绝使用。②子宫内膜切除术,在宫腔镜下使用电凝、热疗、激光等方法使子宫内膜组织凝固或坏死而止血。③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经药物或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临床上很少使用。        功血的防治重点在于诊断,而诊断的重点又在于排除其它疾病。只有在排除了其它病理原因的子宫出血后,方能诊断为功血。因此再一次提醒广大妇女读者:一旦出现功血,切勿轻视或胡乱服药治疗,当务之急是明确诊断,只要诊断明确后方能对症下药。 (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wx公众zhong号:洪岭医生,或抖音:D_linghong789)

洪岭 2024-06-28阅读量1.4万

内分泌疾病导致矮小-黎娟娟

病请描述:小吴的病例分析: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   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是一种常见的生长发育障碍,其病因多样,涉及到多种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这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高,还可能伴随其他身体功能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吴是一名12岁的男孩,近期因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而就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发现小吴的身高仅为130cm,远低于同龄男孩的平均身高。进一步的内分泌检查显示,小吴的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也略有减退。这些数据清晰地指向了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   生长激素缺乏是导致小吴矮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对于促进骨骼生长、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具有重要作用。当小吴的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时,他的骨骼生长受到限制,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小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也可能对他的身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其不足会导致身体发育迟缓,包括身高的增长。   除了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性腺功能异常也可能是导致小吴矮小症的原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应激反应至关重要,其功能减退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而性腺功能的异常则可能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进一步影响身高的增长。   对于小吴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针对生长激素缺乏,我们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替代疗法,以促进小吴的骨骼生长。同时,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我们将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小吴进行定期的内分泌功能检查,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小吴的心理状态。矮小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我们需要积极与小吴沟通,给予他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他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   总之,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是一种复杂的生长发育障碍,其病因涉及多种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关怀,我们相信小吴能够逐步改善生长状况,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359

内分泌功能减退病因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大庆油田总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95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04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