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国庆假期值班,接诊了一位颈椎病患者,患者,女,42岁,“颈部酸胀僵硬疼痛,伴头晕、失眠十余年,加重伴右上肢放射痛一周”,患者告诉笔者,这十余年断断续续在南宁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并且在按摩理疗馆、美容院调理,症状时好时坏,最近每天肩背部酸胀僵硬疼痛,一晚上睡不足五小时。最严重的是她告诉笔者每次过斑马线的时候,看见汽车开过来她很想撞上去!!她的病情陈述令我震惊,这位颈椎病患者已经患上严重的抑郁。 有关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家人和医务人员的关注。这也是为什么病程漫长的颈椎病患者很难治愈原因所在。今天闲暇之余,专门写一下有关颈椎病与精神焦虑、抑郁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症状复杂、多样, 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由于其病程长,且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第二大顽固疾病。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们的工作、学习、 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长时间弯腰低头办公、长时间驾驶、久坐,缺乏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等等。颈椎病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发病率为 5%~2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报道,大约有35%~40%的颈椎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那么,为什么颈椎病会引起精神焦虑、抑郁呢? 第一、颈椎病会给患者带来颈部僵硬疼痛、肩臂疼痛、背部僵硬疼痛、手部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心慌、胸闷、失眠、耳鸣、眼花等躯体上的痛苦,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患者常自觉精力减退、睡眠不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也会严重影响学习、工作。 第二、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进展,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一些列因素的影响,患者长期受颈椎病的折磨,机体应激能力变差。比如:睡眠障碍、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容易出差错等等,容易导致焦虑、 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自身疏导, 躯体会出现病理变化,更加促使颈椎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第三、颈椎病就诊患者往往会因为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是治疗效果维持不长,表现出消极情绪。此外,颈椎病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家庭难以承受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担心花钱仍治不 好。反复就医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也可诱发焦虑抑郁等。同时,情绪障碍导致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依从性降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 所以,笔者在门诊常常见到颈椎病患者同时在多家医院及多个医生就诊记录。 第四、疼痛是患者机体对于外在刺激的作用下的一种复杂反应的主观感受。研究提示30%~60%的疼痛患者伴有抑郁症。颈椎病患者往往在工作及社会中承担较重要的角色,期望躯体恢复健康的意愿强烈,患病后由于躯体症状的反复迁延,难以体现自我价值,易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 第五、颈椎病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都会引起患者的明显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最为明显,而情绪障碍后由于其不恰当的姿势导致肌肉的紧张度和脊柱结构的改变,同样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进而进入恶行循环。 简单来说,不良的精神情绪同样可诱发颈椎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颈椎病患者心情好时症状减轻,心情不好时症状多加重。当我们情绪紧张时,颈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收缩,甚至痉挛,这时颈椎的力学平衡发生改变,造成骨性结构和关节位置的变化,从而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总而言之,颈椎病可以引起精神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同样,不良心理情绪也会加重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或引起颈椎病的复发。 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疗效果和心理的治疗之间具有直接关系。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对颈椎病患者疾病病因的治疗、康复治疗及身心健康康复,可帮助患者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临床医务人员不仅对颈椎病患者开展病因学调查,针对疾病发生原因针对性康复治疗,还需要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疏导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方法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既能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好地接受现状和调动患者配合康复治疗积极性。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三分治,七分养!自律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与君共勉!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133
病请描述:性早熟是指儿童在生理上过早地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出第二性征的发育。这种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性早熟的常见危害。 一、身体发育问题 性早熟最直接的危害是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影响。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孩子的骨骼会过早闭合,导致生长周期缩短,最终身高受损。据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性早熟患儿成年后平均身高仅约155cm~160cm,远低于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此外,性早熟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其他身体发育问题,如乳房发育不良、月经异常等。 二、心理压力 性早熟的孩子因为外貌、生理上的改变而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或排斥,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难以融入集体,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社交障碍等。 三、内分泌失调 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系统功能,导致多种内分泌疾病。例如,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等。这些内分泌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四、生殖系统问题 性早熟可能会增加患生殖器官肿瘤的风险。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异常升高,生殖器官可能会过度发育,从而增加患肿瘤的可能性。此外,性早熟还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育能力。 五、行为和情绪问题 由于性激素的影响,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冲动、攻击性行为,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脾气或者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这些行为和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六、社交障碍 性早熟的孩子由于外貌和生理上的改变,可能会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被同龄人孤立或排斥,感到孤独和无助。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甚至影响他们将来的婚姻生活。 七、学习问题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而影响学习。他们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此外,他们可能会因为与同龄人的差异而感到自卑和不安,缺乏自信和动力去学习。 八、未来健康风险 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健康风险。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分泌疾病和生殖系统问题外,他们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这些疾病可能会对孩子的未来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九、家庭影响 性早熟不仅对孩子本身造成危害,还会对家庭造成影响。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病情而感到焦虑和无助,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同时,家庭经济压力也可能会增加,因为治疗性早熟需要一定的费用。 十、社会问题 性早熟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然而,目前对于性早熟的认识和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挑战。社会应该加强对性早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同时加大对相关研究和治疗的投入和支持。 综上所述,性早熟是一种严重的儿童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孩子的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性早熟问题,加强预防和治疗工作,保障儿童的健康。
生长发育 2024-03-19阅读量2039
病请描述:科学的生活方式可延缓胰岛功能下降 1986年,中日友好医院的潘孝仁教授联合大庆50多家诊疗团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展了用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3种策略预防糖尿病的研究,结果发现这3种方式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间接验证了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延缓胰岛功能衰减的速度。 如今,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已经进行了30多年,李光伟教授仍然在对当年的患者进行持续观察,发现那些当年严格管理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低于未被管理的人群。 2014年,英国完成了一项为期两年的306人参加的随机对照试验,参加者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前者严格控制饮食,每日摄入量为正常时的1/2~1/3,每日步行1.5万步;对照组常规饮食和运动。 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组的体重减轻,胰岛功能恢复;对照组的胰岛功能减退,体重增加。 中国科大附一院的翁建平教授提出,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让胰岛B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甚至缓解糖尿病。 除了国内外严格的临床试验以外,内分泌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几乎都遇到过自己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肥胖患者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坚持合理饮食和运动,停用降糖药物数月或数年而无血糖升高的病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Accili教授提出胰岛B细胞去分化的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在糖尿病早期并没有真正凋亡,只是在多吃、少动、肥胖、压力和高血糖等因素影响下处于暂时休眠状态。经过调整以上因素后,有部分胰岛B细胞能够恢复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目前这个理论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如何有效地保护胰岛功能 1、选择可以保护胰岛功能的药物 目前公认可以保护胰岛功能的药物有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等。 2、合理选择食物或营养调理 营养医学对糖尿病的控制,首要条件就是调节能量的代谢平衡,其次是保护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和满足特殊的生理需求。 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来调理身体、控制血糖、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保护胰岛功能。主食要粗细搭配,丰富的粗杂粮及蔬菜更容易保护胰岛功能。3、适度运动 运动让更多的血糖进入细胞进行利用,血糖水平下降,减轻了胰岛素抵抗,改善了高血糖对B细胞带来的毒性反应,间接保护了胰岛功能。
俞一飞 2023-08-15阅读量1129
病请描述:亚临床甲亢不容忽视 亚临床甲亢是一种“将病还未病”的状态。 甲亢的早期阶段一般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需要提高警惕,避免发展成真正的甲亢。 一般只能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才能发现亚临床甲亢,所以定期体检时加入甲状腺检查很有必要。亚临床甲亢表现为TSH降低,T3、T4都在正常范围。 亚临床甲亢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甲状腺炎早期,如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胺碘酮、干扰素 甲状腺癌术后大剂量使用甲状腺激素 亚临床甲亢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年龄、病因、有无不适症状、TSH的数值高低、是否怀孕等多种因素决定。一般年纪轻、无症状、TSH降低不明显的亚临床甲亢无须治疗。亚临床甲亢的诊断 必须由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做出。 当心急性并发症——甲亢危象 病情严重的甲亢患者没有给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会在某些应激因素下导致病情突然恶化,出现高热、心动过速、意识混乱、神志恍惚、昏迷等,从而危及生命安全,这是甲亢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甲亢危象。 怎么发现甲亢危象 甲亢危象先兆 ● 原有甲亢症状突然加重。 ● 发热,体温38~39℃。 ● 心慌,心跳明显加快。 ● 烦躁不安,食欲减退。 ● 恶心呕吐或腹泻。 ● 乏力,多汗 甲亢危象表现 ● 高热或超高热。 ● 大汗淋漓。 ● 心动过速,一分钟内心跳超过140次。 ● 烦躁,焦虑不安。 ● 意识混乱,神志恍惚。 ● 恶心、呕吐,腹泻。 ● 心力衰竭。昏迷,休克。 发生甲亢危象怎么办 如果出现疑似甲亢危象时,需要立面就医,告知医生甲亢的病史。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处理。 1.排除导致发病的原因。 2.输液,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及液体补充。 3.降温。 4.治疗心力衰竭。 5.积极治疗甲亢。 6.有时可能还需要透析治疗。 积极预防甲亢危象的发生 1.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如有感染,应积极治疗。 2.进行外科手术前,告知医生患有甲亢,避免因手术诱发甲亢危象。 3.选择放射131治疗前,依情况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俞一飞 2022-05-21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