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以下是对银屑病病因的详细分析: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约有3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个体患银屑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这表明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环境因素也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潮湿、天气寒冷等因素可能增加银屑病的风险。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吸烟等,也可能导致身体出现皮肤问题,进而诱发银屑病。 免疫系统的异常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着核心作用。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细胞的失衡,特别是T细胞的异常活化,导致免疫炎症反应过度。这种过度的免疫反应会促使皮肤细胞的生长加速,从而引起银屑病。 精神因素也是银屑病发病的诱因之一。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引发银屑病。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障碍不仅可能成为银屑病发病的原因,也可能在原有病情的基础上加重病情。 此外,感染因素也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诱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是银屑病的重要诱因。乙肝病毒感染等也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有关。 药物因素也可能诱发银屑病。某些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锂剂等都可能引起银屑病。 内分泌因素也对银屑病的发生和转归有一定影响。例如,妊娠期间皮疹可能自行消退,分娩后复发。 综上所述,银屑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因素和药物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银屑病复杂的发病机制。了解这些病因有助于预防、控制银屑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医健康 2024-12-19阅读量2218
病请描述: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病房,相当多的患者都曾有过同样的症状——哮喘。“如果不是在这里做了治疗,我们不会想到这种怎么也治不好的哮喘,真正病因竟然是胃部的问题。”45岁的患者李先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许多长期被误诊为‘哮喘’的患者,实际上患的是胃食管反流病。为胃食管反流病开设专科,就是为这部分长期被误诊、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找到求医的方向。”10月8日,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主任吴继敏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是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也是首家以单病为特色建立的科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血管外科奠基人汪忠镐于2006年创建。 汪忠镐院士和学生们 2003年,汪忠镐院士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喉部发紧等症状,在国内一直被当做过敏性哮喘治疗,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并有加重趋势,曾因夜间呼吸困难送医院急救,最严重一次意识都短暂消失了,家属被医生发了病危通知书。直到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外国专家的一句“你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才点醒了他。作为多年的“哮喘病人”,汪忠镐院士在消化科进行了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接受微创抗反流手术后,效果立竿见影。自此,汪忠镐院士立志要在国内设立能治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科,让与他一样的患者走上正确的治疗轨道。 “由于呼吸道和食管有共同的开口,反流至食管的胃内容物可进一步向上反流至喉咽和气管,甚至到达鼻腔、中耳等部位,从而出现咳嗽、咳痰、喉部发紧、喘息、胸痛、鼻炎等食管外表现,这些症状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吴继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以哮喘症状为例,如果一直单纯治疗哮喘,方向可能南辕北辙。“缓解哮喘发作的β-受体激动剂,可以作用于食管,使食管的下段括约肌更加松弛,进一步造成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又将加重哮喘。这样的治疗可能越治越糟。” 吴继敏表示,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饮食习惯的变化等,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会保持上升,但该病在我国仍存在认知度低、就诊率低、治愈率低的现象。“很多患者反复受到哮喘、胸痛等症状的折磨,对疾病抱有恐惧心理,认为这是一种很难治好的病。实际上,胃食管反流病预后很好,多数患者接受治疗、去除病因后,食管炎、咽喉炎、哮喘等症状都能得到显著控制甚至完全消除。”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过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等方法进行诊断;在治疗上,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患者意愿,可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胃镜或腹腔镜下的手术治疗等。“还有更多的新疗法和新设备即将投入临床使用,能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吴继敏说。
陈冬 2024-10-12阅读量1851
病请描述: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出现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以及鼻阻,合并过敏性结膜炎也会有眼痒,眼结膜充血水肿等,合并过敏性咽喉炎也会有咽痒,咳嗽,咽异物感等,部分人会有持续的鼻后滴漏等不适!医生检查会发现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发作期鼻腔里会有水汪汪的鼻涕或鼻腔分泌物!抽血可以查特异性IgE水平升高,皮肤点刺试验也会有风团形成的阳性结果,诊断的金标准是鼻腔激发实验。用可能的过敏原喷入鼻腔进行激发,可以导致症状加重,导致鼻腔通气明显下降,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二型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过敏性鼻炎需要跟哪些疾病鉴别诊断呢? 一就是血管运动性鼻炎,涉及鼻腔黏膜植物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失常等,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往往以某一种或几种症状为主,但往往查不到明确过敏原,可能与冷热刺激等有关,也经常合并有过敏性鼻炎! 二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往往查血可以见到明显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症状也类似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会带来哪些困扰呢? 明确诊断后怎么治疗呢? 过敏原检查明确过敏成分后,如果过敏成分比较单一,而且是尘螨过敏的话,可以考虑的进行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属于病因治疗,有可能根治过敏性鼻炎,只是过程比较长,需要三年时间。这就需要需至专科医生处判断诊治! 明确过敏原后,平时首先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 如果症状发作,可以合理规范足疗程的用药来控制症状! 症状比较轻,可以选择一到两种鼻喷药物就可以很好控制症状! 症状如果比较重,建议联合用药,阶梯用药。怎么联合用药呢?通常可以三药联用:鼻喷激素喷鼻,鼻喷或者口服抗组胺药,根据情况加用抗白三烯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疗程问题,由于过敏原持续存在,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和眼结膜,咽粘膜会一直存在过敏性炎症,所以症状控制好后,要持续低剂量用药把鼻腔炎症控制在最低持续状态,以减少发作或者减轻发作时症状!所以疗程最少要到20天,根据症状控制情况,可以用到一个月,然后慢慢减量,一天一次的变成两天一次,每天用的变成隔天用,药物交叉用!平时如果感觉症状要发作了,使用一种鼻喷激素即可很好预防和控制症状!如果症状加重,重复上述用药
杜进涛 2024-07-08阅读量1959
病请描述:肺结节,目前发病率非常高,特别是磨玻璃样结节容易出现癌变,演变成肺癌,有些患者非常焦虑,日夜难安,不断的奔波于各大医院,看了呼吸内科说建议随访随访,看了胸外科说建议手术,各持一词,各有道理,患者朋友举棋不定,最后只能寻求中医治疗,很多的临床实践证实,有些肺结节确实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全身阴阳气血平衡从而被消除。 今年6月中旬外地的史女士因为咽部干痒半年就诊,她的咽炎经过很多西医消炎药、雾化、吸入激素仍然无法治愈,为了明确病因,曾在5月份做个肺CT显示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大小约11.9mm,边界尚清。经朋友介绍到门诊想解决咽炎和肺结节问题,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了解到史女士主要表现为咽干痒,遇冷风、受凉后加重,怕风怕冷,食欲好,大便一直次数多,便稀不成型,舌质淡红,苔水滑有齿印,脉沉细,典型的脾虚湿盛,给予参苓白术散加杏仁、浙贝、玄参、防风治疗,二诊后咽部干痒即消失,咳嗽明显减轻,患者非常满意,要求继续治疗肺结节。 此后一直在门诊随访调方,8月初复查肺ct,欣喜地看到右肺下叶11mm肺结节完全消失,左肺下叶3.7*2.7mm小结节,这个小结节完全可以随访,警报解除,患者非常高兴,终于不用做手术了,悬着的心也放心了。真心为患者感到高兴。作为中医人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重拾中医经典,精修医德、精研医术,用中医药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刘宝君 2023-08-21阅读量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