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声音嘶哑 > 检查

声音嘶哑检查

声音嘶哑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别慌!微创消...

病请描述: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别慌!微创消融术来帮忙作者:费健 主任医师 |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 | 从医30年微创手术专家 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在瑞金医院工作的30年里,我做过上万台甲状腺手术,也亲手用微创技术帮许多患者“融化”了结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让很多女性朋友纠结的问题——查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该怎么办?尤其是3厘米以下的结节,是开刀还是微创? 一、甲状腺里的“小泡泡”:滤泡性肿瘤是什么? 甲状腺就像脖子上的蝴蝶结,而滤泡性肿瘤是甲状腺里最常见的结节类型之一。这类结节有个特点:长得像泡泡,但可能藏着危险。 每10个甲状腺结节中,约有1-3个属于滤泡性肿瘤 关键难点:穿刺检查很难区分良恶性,传统做法是“宁可错切,不可放过” 患者痛点:开刀可能损伤甲状腺功能,术后需终身服药 二、热消融术:不用开刀的“精准狙击” 最近上海、北京等8家顶级医院联合研究发现(数据来源:2025年《Discover Oncology》《Endocrine》多中心研究),对于≤3厘米的滤泡性肿瘤,热消融术可能是更优解。 核心优势(划重点!)  ✅ 效果显著 12个月体积缩小78%,≤2厘米的结节完全消失率高达27.6%(像冰块融化一样) 疾病进展率仅2.5%,与手术相当✅ 安全性高 并发症率3.1%(主要是暂时性声音嘶哑),远低于手术的8%-15% 保护甲状腺功能,避免终身服药风险✅ 微创便捷 操作便捷,30分钟完成 颈部不留疤,第二天就能正常活动 三、哪些人适合微创消融? 根据最新研究和我30年临床经验,以下情况优先考虑热消融:1️⃣ 结节≤3厘米,尤其是≤2厘米的“小个子”2️⃣ 穿刺提示良性或性质不明(Bethesda III-IV类),基因检测阴性3️⃣ 拒绝手术或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4️⃣ 爱美人士(疤痕体质、注重颈部美观) 四、关于热消融的常见疑问 ❓ 消融后结节会复发吗? 研究显示,多灶性肿瘤(同时长多个结节)复发风险是单发的3.5倍。因此这类患者需更密切随访。 ❓ 会损伤喉咙吗? 通过液体隔离技术(像在结节周围筑起“护城河”),喉返神经损伤率仅1.9%,且3个月内自行恢复。 ❓ 恶性结节能用吗? 目前研究主要针对良性或低危肿瘤。如果确诊恶性,仍需手术为主(但早期微小癌可个体化评估)。 五、费医生的健康建议 2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男性可延长至2年) 发现结节先别慌,记住“3厘米分水岭”: ≤3厘米:密切观察/微创消融 3厘米或怀疑恶性:优先手术 微波VS射频:两者效果相当,具体选择由医生根据结节位置决定 最后的话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既拿手术刀,也握消融针。医学进步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但早发现、早评估才是关键。如果你正在为甲状腺结节纠结,欢迎来我的线上科普平台(全网粉丝超100万)提问。记住:健康路上,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推荐理由:本文结论基于中国8家三甲医院最新研究,结合费健主任30年临床经验,用数据破除焦虑,用科学指导选择。 (本文涉及医学结论来源于2025年《Discover Oncology》《Endocrine》发表的161例及375例多中心研究,数据经临床验证)  

费健 2025-05-21阅读量41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

病请描述: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信号”,你了解吗?——费健主任带你读懂最新研究 文章出处 本文内容基于《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5年4月发表的研究《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该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完成,分析了629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揭秘了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的关键风险因素。 作者介绍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 专业标签:甲状腺手术“双栖专家”(传统外科+微创消融),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科普达人: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次,擅长用“听得懂的话”讲透医学知识。 关键知识点: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危险警报”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是甲状腺癌中较常见的一类,多数生长缓慢、预后良好。而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指存在2个及以上的癌灶,这类病人约有1/3会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少数可能进展到侧颈部。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 【危险因素排行榜】 性别:男性风险更高! 男性患者更易发生喉前、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年龄:<55岁的“年轻组”风险增加。 可能与年轻患者代谢活跃、肿瘤侵袭性强有关。 肿瘤特征: 突破包膜(被膜侵犯):转移风险翻倍! 多发病灶:可能增加喉前淋巴结转移概率。 淋巴结“高危区域”: 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率最高(27.3%),需重点“盯防”。 为什么这些发现很重要? 手术决策更精准: 对高危患者(如男性、年轻、有被膜侵犯),术中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体检建议更明确: 若B超发现甲状腺结节>5mm、多发病灶或边界不清,需密切随访,必要时穿刺检查。 费健主任的贴心建议 定期体检: 女性(尤其20-50岁)是甲状腺疾病高发人群,每年一次甲状腺B超不能少! 关注身体信号: 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不适?及时就医,别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理性看待手术: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虽有必要,但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以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避免术后低钙、声音受损。 推荐理由 权威背书:研究数据来自国内顶级肿瘤医院,结论可靠。 实用性强:直接指导高危人群的预防和诊疗选择。 贴近生活:现代人压力大、熬夜多,甲状腺问题高发,早了解早预防! 结语 甲状腺虽小,却是身体的“代谢引擎”。面对微小癌,我们无需恐慌,但必须科学应对。记住:早发现、早干预、选对方案,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我是费健,你的甲状腺健康顾问。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关心的TA!❤️ 小互动:你今年做过甲状腺检查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吧!👇  

费健 2025-05-14阅读量66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别慌,科...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别慌,科学应对是关键——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 大家好,我是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多年来,我既做外科手术,也做微创消融,见过太多朋友因“甲状腺癌”四个字陷入焦虑。今天,我想用最轻松的语言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的“小秘密”,特别是大家最担心的淋巴结转移问题。 一、甲状腺癌:懒癌不可怕,但别忽视它的“社交能力” 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因为多数类型(如乳头状癌)进展慢、预后好。但它的“社交能力”很强,喜欢和淋巴结“交朋友”。据统计,20%~90%的甲状腺癌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尤其是中央区(VI区)淋巴结。 关键知识点: 甲状腺癌类型:乳头状癌(90%以上)、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罕见但凶险)。 转移规律:像水流一样,先到中央区(气管旁),再到侧颈区(III、IV区为主)。 年龄影响:年轻人更易转移,但55岁以下患者即使转移也多为早期。 二、淋巴结转移=晚期?误区! 很多朋友看到“淋巴结转移”就腿软,其实这是误区!甲状腺癌的分期主要看年龄和远处转移: <55岁:只要没肺、骨转移,都是Ⅰ期! ≥55岁:若肿瘤未侵犯气管、喉返神经等,仍可能是早期。 淋巴结转移的意义: 提示复发风险,需更密切随访。 影响手术范围,但≠必须放化疗。 多数患者术后通过碘131治疗和药物控制即可。 三、精准诊断:超声是“火眼金睛”,但别全靠它 超声是甲状腺检查的“首选武器”,能发现小至5mm的结节,还能通过以下特征预警转移: 可疑淋巴结:变圆、钙化、囊变、血流紊乱。 原发灶高危信号:侵犯被膜、位于腺体上极、微钙化。 但要注意: 超声可能漏诊微小转移,需结合CT/MRI。 中央区淋巴结易误判,经验丰富的医生更靠谱! 四、治疗策略:手术不是“一刀切” 手术原则: 中央区淋巴结:即使术前没发现转移,多数建议清扫(防二次手术难度飙升)。 侧颈区淋巴结:仅清扫明确转移的区域,避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微创消融:适用于低危小结节,但对转移淋巴结仍需谨慎。 术后管理: 低危患者:定期复查甲状腺球蛋白(Tg)即可。 中高危患者:碘131治疗+药物抑制TSH,把复发风险压到最低。 五、费医生的健康提醒 定期体检:女性尤其要重视!甲状腺超声+颈部淋巴结检查,每年一次。 警惕信号:颈部无痛肿块、声音嘶哑、吞咽不适,及时就医。 别怕穿刺:细针穿刺(FNA)是确诊金标准,安全可靠。 心态第一:甲状腺癌治愈率高,过度焦虑反而伤身! 推荐理由作为深耕甲状腺领域30年的外科医生,我深知患者对“转移”二字的恐惧。但医学的进步早已让甲状腺癌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无论是手术刀还是消融针,目标都是:用最小代价换最长生存、最优生活质量。 作者简介费健 | 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年手术量超千台,擅长手术切除和微创消融的精准选择 全网粉丝超100万,坚持“让医学回归温暖”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甲状腺癌不可怕,科学应对是关键;定期检查早发现,健康生活笑开颜! (本文综合权威文献与临床经验,个体化诊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费健 2025-05-14阅读量69

甲状腺癌手术:精准治疗与功能...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手术:精准治疗与功能保护并重的现代外科艺术作者: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文章出处:本文内容参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年发表的《甲状腺癌根治术关键技术标准及评价》,结合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费健,一名从事普外科工作30多年的医生。我既做传统外科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同时,我也是一名“科普达人”,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帮助过10万+患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手术的那些事儿——如何用现代技术既“切干净”肿瘤,又保护重要功能。 为什么甲状腺癌手术如此重要?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女性朋友更需关注!但别慌,大多数甲状腺癌(比如分化型)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不过,手术既要“精准切瘤”,又要“保护嗓子、钙代谢、血管气管”等,堪称“刀尖上的艺术”。 关键知识点:甲状腺癌手术的6大核心 用最直白的语言,带你了解医生如何在手术中“稳准狠”: 术前诊断:甲状腺的“体检套餐” 超声检查:像“高清摄像头”扫查结节大小、形状,揪出可疑分子。 细针穿刺活检(FNAB):用一根细针“取样化验”,明确良恶性。 分子检测:给癌细胞做“基因身份证”,辅助诊断更精准。 手术范围:量体裁衣,不“一刀切” 肿瘤<1cm且无高危因素?可能只需切单侧甲状腺。 肿瘤大、有转移?需全切+淋巴结清扫。 划重点:医生会综合病理类型、位置、淋巴结情况,定制个性化方案。 手术入路:要根治,也要“隐形刀口” 经典低颈切口:适合大多数手术,疤痕隐蔽在颈纹里。 腔镜/机器人手术:从口腔、腋窝、胸乳打“隧道”操作,颈部不留疤(但需严格符合适应症)。 选择原则:治病第一,功能保护第二,美容第三! 术中保护:像保护“精密仪器”一样 喉返神经:伤到会声音嘶哑!医生会用“神经监测仪”全程护航。 甲状旁腺:管钙代谢,术中靠“纳米炭负显影”技术精准定位,避免误切。 血管气管:游离时“走天然缝隙”,像微雕一样精细。 淋巴结清扫:清扫≠盲目扩大 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侧颈区需有转移证据才动。 术中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减少术后脖子僵硬等问题。 术后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 出血:颈部肿胀呼吸困难?需立即返院处理。 低钙:手脚麻、抽筋?补钙就能缓解。 乳糜漏:少见但麻烦,需低脂饮食+局部加压。 现代甲状腺手术的“终极目标” 过去手术追求“切得越广越好”,现在更强调“根治与生活质量并重”!比如: 用术中神经监测降低声音损伤风险;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预防低钙; 腔镜技术兼顾美容需求。这些进步让患者术后不仅能活得更长,还能活得更舒心。 推荐理由 作为医生,我常对患者说:“甲状腺癌不可怕,规范治疗是关键!”本文融合了最新指南与临床实战经验,帮你:✅ 了解手术如何步步为营;✅ 破除对“开刀留疤”“术后变哑”的恐惧;✅ 树立科学就医信心。 给读者的小贴士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别慌,先找专科医生评估。 手术方案因人而异,多和医生沟通自身需求(比如美容偏好)。 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超声,警惕复发。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遇到“懂技术、有温度”的医生,打赢这场“甲状腺保卫战”!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我的科普号留言,随时为你解答~ 健康无小事,科学应对才是王道! 🌟  

费健 2025-05-08阅读量209

声音嘶哑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群中相当普遍,2010年的中国十城市居民甲状腺疾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8.6%。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甲状腺结节的5%左右。甲状腺结节诊治的关键是鉴别良、恶性。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通过体检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难等。建议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首先就诊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结节专病,通过规范的诊断,首先判定结节的性质,进行详细评估后拟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特色技术: 细针穿刺组织BRAF基因突变检测 良性巨大结节射频消融术 优势: 中山医院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多学科团队,目前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所有诊疗手段均常规开展,包括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粗针穿刺、穿刺组织BRAF基因突变检测、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术及甲状腺癌根治术等。 治疗团队: 本专病整合了我院内分泌科,超声诊断科,普外科,介入科、检验科及病理科的团队,本科室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陆志强主任医师、凌雁副主任医师等。
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群中相当普遍,2010年的中国十城市居民甲状腺疾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一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8.6%。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结节仅占甲状腺结节的5%左右。甲状腺结节诊治的关键是鉴别良、恶性。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常常是通过体检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难等。建议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首先就诊于内分泌科的甲状腺结节专病,通过规范的诊断,首先判定结节的性质,进行详细评估后拟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特色技术: 细针穿刺组织BRAF基因突变检测 良性巨大结节射频消融术 优势: 中山医院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多学科团队,目前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所有诊疗手段均常规开展,包括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粗针穿刺、穿刺组织BRAF基因突变检测、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术及甲状腺癌根治术等。 治疗团队: 本专病整合了我院内分泌科,超声诊断科,普外科,介入科、检验科及病理科的团队,本科室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陆志强主任医师、凌雁副主任医师等。
评分:0
问诊量:0
对耳、鼻、咽喉、头颈部疾病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专长咽喉头颈肿瘤外科,对嗓音医学有深入研究,负责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嗓音医学研讨班”,采用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喉息肉、结节、狭窄、声带肥厚、声带沟、声带麻痹、囊肿和声带白斑、喉乳头状瘤等各种肿瘤及癌前病变,开展甲状软骨成型、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等各种现代嗓音外科和各种咽喉头颈肿瘤切除、功能重建手术,使用动态喉镜、喉肌电图、声学分析等现代先进设备检查、诊断并采用中西医结合和发声训练指导治疗男声女调、发声无力、痉挛性发声、声音嘶哑和失音等各种疑难嗓音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自体筋膜填充治疗声门闭合不全新技术。

声音嘶哑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407.6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3.3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上海市中医医院石门路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58.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