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声音嘶哑 > 内容

声音嘶哑内容

甲状腺结节,可以不开刀吗?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可以不开刀吗?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根据2023年1600多万人的体检数据,成人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46% ,仅次于肺结节和肥胖。甲状腺结节中8~16%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中超过90%的病理类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而每年新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半左右,就是俗称“懒癌”或“幸福癌” 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这种类型通常预后非常良好的 。 那么,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很多人会很焦虑,因为往往听到有两句话:一句是你的结节形态不好,肯定是癌!还有一句是现在可能不是癌,以后还是要变癌!总而言之,好像早晚逃不过一刀,但是手术后需要服药又让大家纠结不已。于是,甲友们在网上问费医生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甲状腺结节,可以不开刀吗? 今天,费健就介绍一篇中华内科杂志 2024年6月刚刚发表的文章——《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治疗》。首先,费医生肯定地说一句,甲状腺结节,可以不开刀,但有个前提:你的结节,必须是良性的,或者是低危的微小乳头状癌。   我们先来谈谈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非手术治疗。费医生来回答最常见的5个问题。 1、 什么是甲状腺良性结节?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甲状腺肿瘤病理分类建议良性结节包括增生性结节、滤泡性腺瘤、具有乳头状结构的滤泡性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和滤泡性结节病, “良性结节”的诊断需要通过细针或粗针穿刺证实细胞学良性。 2、 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动态随访要注意看什么? 首先看临床症状:大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通常没有什么不舒服,但如果出现颈部不适或疼痛,或因结节对周边组织的压迫而产生吞咽异物感或困难、声音嘶哑、憋气甚至呼吸困难等,建议及时看医生。 其次,看超声报告,以下信号值得重视:结节明显增大(比如直径增加超过20%),出现新发恶性征象如回声偏低、纵横比大于1、形态不规则、微钙化和被膜外侵犯等 ;同时,还需注意淋巴结的异常超声特征,如微钙化、囊性变、强回声、淋巴结变圆及周边血流等。 第三,看甲状腺功能,因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比较高与结节恶性风险的增加及癌肿分期的晚期相关,千万不要忘了验血。 3、 甲状腺良性结节隔多久复查? 中国指南建议,应结合超声学特征及细胞学结果来确定随访频率,一般建议每隔6~12个月随访;对于细胞学良性而超声表现高度可疑的结节,建议在12个月内再次进行细针穿刺检查。 4、什么样的甲状腺良性结节需要消融治疗 中国指南明确指出消融治疗为结节进行性增大、有压迫症状、影响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且不愿意接受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欧洲甲状腺学会(ETA)的指南推荐对有局部压迫症状或美观问题,且直径达到或超过3 cm的良性结节可考虑治疗。在这里,费医生重点要提醒大家,国内外的指南或共识均强调消融治疗前必须经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认为良性结节。 5、甲状腺良性结节可以吃药控制吗? 令大家失望的是,目前甲状腺良性结节还没有特效药。应用左甲状腺素进行TSH抑制治疗来缩小或稳定结节的疗效存在争议,研究显示TSH抑制治疗仅在缺碘地区有效,而非缺碘地区不确切,所以中国指南不推荐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TSH抑制治疗。       上面费医生给大家讲了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非手术治疗。下面来谈谈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非手术治疗。回答大家最关心的4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往往被大家忽视,一定要了解清楚。 1、什么样的恶性病灶适合主动监测? 美国甲状腺协会建议:对于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无局部侵袭及影像学检查转移者)、手术并发症风险高及预期寿命内手术风险高于获益者可考虑主动监测。中国指南的规定更为细致:肿瘤直径<1.0 cm,无局部侵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穿刺未见恶性度高的亚型;并建议在年龄大于60岁、依从性好的患者人群中进行。国内外指南及共识均建议主动监测前应该通过穿刺进行细胞病理诊断甚至基因检测,以减少误诊、降低良性结节的随访频率,排除恶性程度高的亚型。 2、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主动监测的关键指标有哪些? 病灶增大是肿瘤进展最常见的征象,比如结节体积增加,或者直径增加≥3 mm,都需要引起重视,所以超声定期随访观察必不可少。另外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在主动监测过程中进行TSH抑制治疗,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用左甲状腺素就没有必要。 3、什么样的病灶适合消融?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首选方式,近年来超声引导的热消融也越开越多地被应用。中国指南建议适应证有九条: (1)肿瘤直径≤0.5 cm(对肿瘤四周均未接近包膜者可放宽至直径≤1 cm),且病灶距离内侧后包膜>0.2 cm; (2)非病理学高危亚型; (3)非紧邻甲状腺被膜; (4)非峡部结节; (5)无多灶性甲状腺癌; (6)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7)无甲状腺癌家族史; (8)无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 (9)医护人员充分告知手术切除是治疗PTMC的首选治疗手段后,患者仍拒绝外科手术和主动监测。 4、 消融治疗后千万不要忘了随访评估。 跟手术切除一样,热消融治疗后也要长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症状改善情况,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恢复情况,甲状腺功能等。建议首次随访在治疗后1个月进行,其后在3、6、12个月时进行超声随访,观察治疗病灶坏死情况、病灶大小,并计算减容率等来评价疗效 。如果超声怀疑存在局部复发、新发恶性病灶或者出现可疑淋巴结,建议找外科医生看看要不要开刀。 总之,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大多数良性结节及部分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可以采取定期随访、主动监测、消融等非手术治疗。超声检查是最简便、效价比最高且可及性最佳的监测手段,而消融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卫生经济效益。在选择甲状腺结节的非手术治疗方案时,应权衡治疗的利弊,尤其是要严格把控适应证,避免过度医疗。

费健 2024-06-25阅读量1533

甲状腺结节不必坐等穿刺或手术

病请描述: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甲状腺结节被检出并广泛关注,宏观数据告诉我们癌症的实际患病几率非常小,约为1-5%,大多数病变为良性,无症状,无需治疗。但作为患病的个体而言仍是不小的焦虑。 欣慰的是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已具有十分成熟系统的流程,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会安排进入系统的评估和处理流程(参考《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在评估流程中超声是甲状腺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大多数结节也是常规超声体检发现,医生会根据结节生长速度、形态、边缘、与甲状腺包膜关系、血运情况、钙化性质等,给出TI RADS分类及相应的诊疗建议(参考《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诊断结节良恶性的符合率可以达90%以上。 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评估处理流程中的另一重要项目,对甲状腺疾患的鉴别诊断十分有意义。如果TSH降低,根据临床情况,可考虑测定TSH受体抗体以确定甲亢的病因;如果临床和超声怀疑存在与甲状腺炎相关的甲状腺毒症,则可参考TPOAb;如果临床或超声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且TPOAb阴性的患者,可参考Tg抗体;在缺碘地区(目前已经极少了),具有结节性甲状腺肿伴TSH正常的患者,还可采用甲状腺核素扫描。 临床上,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或需要特殊治疗。少数生长迅速、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或伴随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的结节(主要是TI RADS 4类以上)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其进一步变化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主要指手术切除)。那么在随访的间隙,我们是不是能做点什么呢? 尝试中医药治疗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TI 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病例,供大家参考。 女性,31岁,既往结核病史,已接受规范抗痨治疗。2023年9月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见甲状腺左叶下极2.3×1.8m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周边似见点状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超声诊断:甲状腺左叶下极实性结节(TI-RADS:4a类,建议密切随访);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可能;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稍肿大,结合病史,考虑结核可能。 患者平素疲劳乏力,口干偶有口苦,心烦、失眠、多梦,月经量少色暗,舌质红偏暗、舌苔薄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甲状腺结节-痰瘀阻滞 中医治疗:清热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川楝子9g 连翘6g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陈皮9g 僵蚕6g 鸡内金6g当归9g 白芍9g 茯苓9g 白术9g 太子参9g 泽泻9g 益母草15g 猫爪草9g 紫花地丁9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3月余,患者自诉日常精神状态,月经状况明显改善,2024年1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结节消失。 下面是一个中医药消除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合并TI RADS 3类结节的病例: 女性,51岁,2023年4月确诊左侧甲状腺癌并接受根治术,但右叶仍在存在多发甲状腺结节。2023年10月来我处就诊,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所见:右叶见数个低回声团块,最大6×4mm,CDFI见点状彩色血流。甲状腺内部回声增粗不均匀,甲状腺内部血流较丰富。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结节(TI-RADS 3类)-考虑良性病变,甲状腺右叶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见淋巴结。  患者平素乏力明显,多汗、盗汗,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入睡难、多梦、早醒。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甲状腺癌术后、甲状腺结节–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益气滋阴清热散结 方药:夏枯草9g 牡蛎15g 半夏6g 浙贝母6g 海藻9g 鸡内金6g 黄柏6g 知母6g 生地9g 山茱萸9g 地骨皮9g 柴胡9g 黄芩9g 太子参30g 熟大黄6g 龙骨15g 牡蛎15g 以上方为基础,随证加减药物,服药6月余,患者睡眠、大便以及乏力、多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5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消失。 结合上述病例,总结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一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调节整体,治疗局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因此在治疗上也是着眼于整体,而不是局限于结节本身。 强调共性,突出个性:中医要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分型有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湿阻滞、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等,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药,针对性强。 缓解症状,预防复发:中医药不仅可以帮助缩小或消除结节、减轻结节症状,还可以缓解伴随的其他症状,如疲劳、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注重治病求本,通过调理身体内环境,改善体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复发。 因此,甲状腺结节,合并有躯体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是不错的选择!

向军 2024-06-21阅读量2020

走近中医之肺癌(三)

病请描述:1.   土牛膝、射干、马勃都作用于咽喉肿痛1)    土牛膝:治疗咽喉肿痛效果好2)    射干:泻肺中实热,现代研究表明其能清除上呼吸道炎性渗出。3)    马勃:宣肺疏散风热而利咽喉   2.   玉蝴蝶、蝉蜕都用于治疗声音嘶哑1)    玉蝴蝶:治疗声音嘶哑比胖大海好2)    蝉蜕:治疗声音嘶哑之要药,开音效果好。 3.   紫菀、款冬两种均能降肺气而止咳1)    紫菀:润而不燥2)    款冬:温而不燥3)    二者配伍作用于痰黏而难咳出者 4.   防风、仙鹤草                                           1)    防风:乃风中之润剂,能防止风邪侵袭:外感风邪风湿痹痛皮肤瘙痒:过敏性疾病可用sao'ya2)    仙鹤草: 现代研究其能抗过敏。 5.   白前、前胡、百部1)    白前走里:作用:清肺降气,重在降气气降痰自清(与寒热无关)慢性期用白前(久咳)2)    前胡走表作用:宣散风热,重在宣肺急性期用前胡3)    百部重于润作用:润肺止咳可以治疗各种咳嗽,不论寒热、新久、虚实、内伤外感均可,尤以燥痰为佳。 6.   桔梗桔梗是一味刺激性祛痰药,有升提宣散作用。咳嗽初期可以服用,但对于久咳者会使肺气上升,加重咳嗽,不宜使用。 7.   川贝母、浙贝母1)    川贝母:性微寒,寒性小,偏于润肺,故多用于肺燥咳嗽        (二母散:川贝母+知母。作用于阴虚内热咳嗽)2)    浙贝母:性寒,寒性大,偏于治疗有形之痰。(如消瘰丸) 8.   紫苏性温:紫苏现代研究表明其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有宣发肺气的功效 9.   地龙、穿山龙能治久咳不愈1)    地龙:能活血,故能治疗久咳不愈2)    穿山龙:有很强的镇咳作用,也能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 10.  半夏、天南星、枳实1)    半夏:用于湿痰、寒痰2)    天南星: 偏于风痰3)    枳实:泻痰如冲墙倒壁效果显著(如导痰汤、温胆汤、清肺化痰汤) 11.  白果,胡秃子叶1)    白果:平喘效果好,用于肺虚久喘,能敛肺气平喘,无寒热之分。2)    胡秃子叶:味酸,性温,故能温肺敛肺,用于虚寒性气喘。            12.  咳痰黏稠时配用中药1)    丹参、红花、当归为活血药,能稀化痰液2)    旋复花能治痰黏如胶漆3)    海浮石能治痰结如硬块4)    牛蒡子、蝉衣、白僵蚕也能治疗痰黏不易咳出,如为热痰粘黏则用天花粉、平地木。 13.  天南星、胆南星1)    天南星:治黄痰首选2)    胆南星:治经络治痰,广义之痰 14.  桑白皮、枳实1)    桑白皮:泻肺水(现代研究表明桑白皮有利尿导泻作用)2)    枳实:泻肺痰 15.  银花、连翘1)    银花:既能解卫分、气分之热,也能解血分之热且能凉血。2)    连翘:有升浮宣散之力,治疗血凝气聚,为治风热之要药,退热快(*两者配伍可以治疗一切外感咳嗽、细菌、病毒感染 ,也可以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 16.  贯众1)    贯众可用于真菌感染 17.  金蝉花、冬虫夏草1)    金蝉花、冬虫夏草都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肿瘤作用。2)    金蝉花可以代替冬虫夏草,但金蝉花性寒,虫草性温,故体寒者用虫草,体热者用金蝉花。 18.  海藻、昆布1)    海藻及昆布偏于治疗有形之实证(痰饮),昆布作用强于海藻。  19.  细辛、五味子1)    细辛:开宣肺气2)    五味子:敛肺气(常配伍使用,一张一敛使吸气充分)*肺主气,司呼吸:敛则呼出,张则吸入。 20.  桑白皮、车前子       桑白皮及车前子二者均能利水。1)    桑白皮:利于利水之上源,偏于肺2)    车前子:利于利水之下源,偏于肾与膀胱。 21.  桑白皮、地骨皮(泻白散)1)    桑白皮及地骨皮均能清肺中火热。2)    桑白皮:入肺经气分,泻肺中实火。3)    地骨皮:入肺经血分,降肺中伏火。 22.  补三焦之阳常用中药1)    补上焦之阳:细辛、半夏2)    补中焦之阳:干姜、吴茱萸3)    补下焦之阳:附子、肉桂 23.  肺气虚损1)    咳嗽者,肩背酸楚,乃肺气虚损,痰饮停肺所致。2)    茯苓丸治之(半夏、茯苓、枳实、元明粉) 24.  肾阳不足1)    咳嗽者,背冷,乃肾阳不足,痰饮内停所致。2)    鹿衔草、独活治之 

寿伟臻 2024-06-19阅读量2383

甲状腺结节中的刺客-甲状腺滤...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中的刺客-甲状腺滤泡癌 周  雷1,沈东杰1,费  健2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普外科,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外科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甲状腺结节中的刺客”-甲状腺滤泡癌,在了解甲状腺滤泡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临床病例。 今年73岁的屈先生,6年前体检时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大小约27mm*23mm,B超考虑滤泡性肿瘤可能。由于平时没有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压迫性症状,B超也未能明确结节性质,屈先生又惧怕手术,于是定期门诊B超随访结节变化情况。2024年2月屈先生再次复查甲状腺B超时显示,右侧甲状腺内实质性结节大小约为59.1*49.8*71.0mm,结节直径较6年前增大一倍有余,行颈部CT检查发现气管左侧移位,最狭窄处直径只有约10mm。于是屈先生决定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了右侧甲状腺,术后病理经分子检测确诊为:甲状腺滤泡癌,微小浸润型。 那么,什么是甲状腺滤泡癌?为什么屈先生超声报告提示滤泡性肿瘤,而术后病理确诊为滤泡癌呢?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了解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与甲状腺滤泡癌。 什么是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甲状腺结节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会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甲状腺良性结节一般无需治疗,部分直径较大的结节会引起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压迫性症状或影响美观,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属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一种。 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据起源及分化可以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低分化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甲状腺滤泡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病率仅次于乳头状癌,约为10-15%。然而,与乳头状癌相比,甲状腺滤泡癌恶性程度更高,淋巴转移相对少见,而远处转移更多见。甲状腺滤泡癌发现时肿块直径平均比乳头状癌大一倍,患者常常是无意中发现颈前肿块而就诊。 B超报告上诊断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包括良性的甲状腺滤泡腺瘤和恶性的甲状腺滤泡癌。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如何进行良恶性鉴别? 通常来讲,甲状腺结节依靠超声下的恶性表现,如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等特征,结合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在手术前都能进行良恶性鉴别。 然而,对于超声提示滤泡性肿瘤的结节来说,术前明确诊断结节的良恶性还是一个难点。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是以微观的血管、包膜侵犯为标准。根据浸润程度可以将甲状腺滤泡癌分为三种亚型,包括:(1)微小浸润型(仅包膜侵犯);(2)包膜内血管浸润型;(3)广泛浸润型。由于超声诊断肉眼观察的局限性,滤泡癌在超声影像上经常难以和良性的滤泡腺瘤相鉴别。同样,细针穿刺由于取材的局限性,难以看到肿瘤对血管、包膜的侵犯情况,亦难以将微浸润癌与滤泡腺瘤相鉴别。所以,滤泡癌往往是经过术后石蜡病理充分取材,部分患者还需结合分子检测才能确诊。 发现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如何治疗? 由于滤泡性肿瘤术前良恶性鉴别存在困难,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症状、结节大小、形态特征、穿刺结果、基因突变情况以及患者个人思想压力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评估是进行观察随访还是手术治疗。对于定期随访的病人,当结节出现恶性特征或者快速生长时,建议积极治疗。 良性的甲状腺滤泡腺瘤一般只需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对侧甲状腺功能的代偿情况选择是否进行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以及补充剂量。 术后病理为恶性的甲状腺滤泡癌的治疗则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性核素治疗为辅助,小部分严重病例还需进行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 滤泡癌和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原则相同,都是彻底切除原发癌灶及其颈部转移灶。肿瘤位于一侧甲状腺的患者,通常进行单侧甲状腺+峡部切除。对于部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进行双重切除,高危因素包括:多灶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家族史、幼年电离辐射接触史等。 术后内分泌治疗是指术后长期口服甲状腺素。滤泡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口服甲状腺素除了替代甲状腺功能之外,还有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复发风险分为三个等级:低危、中危、高危。根据不同等级的复发风险结合患者用药副作用分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内分泌抑制治疗,口服不同剂量甲状腺素,将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抑制在一定范围。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指通过口服含I131的放射性同位素制剂,利用肿瘤组织对碘的富集,进行体内照射治疗。低危患者无需进行I131治疗;中危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I131治疗;高危患者均推荐术后I131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一般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或者肿瘤累及重要部位,手术无法切干净,且I131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靶向治疗在滤泡性癌的治疗中应用非常少,仅建议在外科治疗和I131治疗无效,而且肿瘤有明显进展的时候使用。 甲状腺滤泡癌如何进行术后随访? 甲状腺滤泡癌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目的在于:监控TSH抑制效果及药物并发症,调整药物剂量;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进行及时治疗;动态观察带瘤生存患者的疾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术后1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每次调整药物剂量后4-6周需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待TSH抑制达到平衡点后每3-6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高危患者术后3月需复查甲状腺B超,中、低危患者术后6月复查甲状腺B超。 总结: 甲状腺滤泡癌是甲状腺发病率第二的恶性肿瘤,术前明确诊断相对困难,容易被忽视。大多数甲状腺滤泡癌患者只需进行手术+术后口服甲状腺素治疗即可,患者术后需要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42(12):1343-1357+1363. 2.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 39 (03):181-226.

费健 2024-05-08阅读量1762

甲状腺手术怎么做才安全?

病请描述:甲状腺手术怎么做才安全?   对一个普通患者来说,想保证手术安全性,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到大医院,找一个大主任,很多人觉得能找到顶尖专家就觉得手术就安全了。当然,这很重要,因为很多病人就是因为这个来找费医生的。那么,费医生给大家介绍一下手术的安全性到底包括哪些环节? 首先,在手术前,我们要对患者情况做全方位的了解和检查。很多病人不理解,不就是做个小手术,检查那么多干什么?其实,我们不光对患者的心、脑、肺等主要脏器,甚至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等都要做全面的检查。有的患者甲状腺手术很成功,但是术后出现了肺梗、心梗、脑梗等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是这样,你觉得算作安全的手术吗? 其次,通常我们入院前对于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应该是很清楚,但是入院后的超声或CT还会发现一些新的甲状腺病灶或可疑的淋巴结,这个时候,医生应该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和合理的手术方案设计,以免延误病情,影响手术安全性。 第三,在术中,医生要注重神经、旁腺等周围组织的保护。同时,医生还要根据术中病理的情况、所见病灶的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手术切除范围。这也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一个方面。 第四,医疗团队应该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比如声音是否嘶哑、引流情况、有无出血、有无淋巴瘘等,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颈部的快速出血而应对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第五,对于患者出院后的行为,如患者的术后用药、碘131治疗的选择等,医生也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根据复查情况调整药量,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正确的指导,得到有效的治疗。 你看,从术前、术中到术后,不光是主刀医生,整个医疗团队只有给予患者正确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指导,才能够保证手术的安全、保障患者的顺利康复。

费健 2024-04-02阅读量725

苏州看肺癌的老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不少患者到处寻找苏州哪里治疗肺癌好,那么肺癌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肺癌的方法。     1、肺郁痰瘀型     表现:患者常见咳嗽不畅,咯痰不爽,痰中带血,胸胁背痛,胸闷气急,唇紫口干,便秘,舌暗红,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滑。     治法:宜宣肺理气,化痰逐瘀。     2、脾虚痰湿型     表现:患者常见咳嗽,痰多稀薄,胸闷气短,疲乏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缓、滑。     治法:宜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3、阴虚痰热型     表现:患者常见咳嗽痰少,或痰带血丝,咳血,胸闷气急,声音嘶哑,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尿赤便结,舌红绛,苔花剥或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宜滋肾清肺,化痰散结。     4、气阴两虚型     表现:患者常见干咳少痰,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面色萎黄暗淡,唇红,神疲乏力,口干短气,纳呆肉削,舌淡红或胖,苔白干或无苔,脉细。     治法:宜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肺癌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4-03-26阅读量1271

一文读懂甲状腺癌

病请描述: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它通常发生在甲状腺内,但也可能扩散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 甲状腺癌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很多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然而,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颈部肿块: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在颈部摸到一个硬块。 2.声音嘶哑:肿瘤可能压迫或侵犯喉部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3.吞咽困难或疼痛:较大的肿瘤可能会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或疼痛。 4.呼吸困难:当肿瘤压迫气管时,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 甲状腺癌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如甲状腺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细针穿刺活检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性质以及是否有转移。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将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定。 早期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癌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多数患者在接受适当的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然而,对于一些晚期患者,治疗可能会更加复杂,并且可能会面临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 预防甲状腺癌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辐射等。此外,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如果您对自己的甲状腺健康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2-29阅读量1786

夜咳严重影响睡眠,幕后黑手是...

病请描述:你是不是有咳嗽症状一到夜间便加重,躺到床上就咳嗽气喘,痰液堵住嗓子,辗转反侧,夜不得眠,严重影响白天工作? 那有可能是下面这种情况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和/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烧心和反流是最常见的典型症状。 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往往出现在饭后! 可问题是,胃食管反流病还存在食管外症状!即“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像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咽喉炎、鼻窦炎、哮喘等等。尤其是饱食或者平躺改变以后,症状明显。夜间可以出现入睡后咳嗽,气喘加剧。 胃食管反流需结合症状及消化道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胃镜和24小时食道pH测定。检查需要或者配合,有一定痛苦。 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多由于多为虚实夹杂,基本病机虽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但不止与脾胃相关,应在“整体观念”理论的指导下通调五脏,尤以调整“肺、肝、脾”三脏功能来治疗久治不愈反流性食管炎。

陈旋 2023-11-13阅读量1586

导致新生儿哭闹的12种原因,...

病请描述:宝宝一旦哭闹,很多新手妈妈就会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新生儿还无法通过语言、手势或动作与人交流,所以他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哭。 那么宝宝到底是饿了?累了?还是身体不舒服了? 接下来,咱们就来分门别类地研究下宝宝的那些哭闹,让你快速get到宝宝发出的信息。 导致新生儿哭闹的12种原因 一、疾病导致的哭闹 病理性哭闹,是最令大人忧心的了。 我们可以根据宝宝哭闹时的声音和动作,以及宝宝整个的精神状态来判断宝宝可能出现的症状。 1、哺乳或是进食时哭闹,甚至拒绝进食,有可能是感冒鼻塞。 2、哭声嘶哑,有可能是喉炎。 3、哭闹时抓耳挠腮或是摇头,有可能是中耳炎。 4、每次排便前哭闹,排便后停止哭闹,有可能存在腹泻或是肛周脓肿、肛裂等肛门疾病。 排尿前啼哭,有可能是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还可能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5、阵发性啼哭,双腿屈曲,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大人触摸腹部,有可能是肠痉挛或是肠套叠。 6、突发尖叫类哭泣,伴有面部或是手足抽搐,或是发热及喷射型呕吐,有可能存在脑部疾病。 一旦出现这些非正常的哭闹,请及时就医,由医生检查判断具体病情以及安排治疗。 二、生理需求导致哭闹 生理性哭闹,是哭闹最常见的形式,但是只要满足了宝宝的需求,就能缓解。 1、宝宝哭声响亮,音调急切。 用手指头触碰宝宝嘴角,他会立即停止哭闹且转头寻找手指并带有吮吸动作,这是表示宝宝饿了,要及时给宝宝喂奶。 2、宝宝哭声响亮,但是音调柔和,很有节奏,同时脸色红润,呼吸正常,且哭闹持续时间短。 这个一般是属于宝宝的一种运动方式,有助于宝宝肺部舒张和锻炼。 3、宝宝刚开始小声哭泣,哭哭停停,在没有引起大人及时注意和安抚时,哭声就越来越大并逐渐变成连续哭泣。 这一般就是身体不适了,比如尿了、拉了、衣服不合身、气温冷热不适宜、磕了碰了或是蚊虫叮咬等。 4、宝宝哭声不太大,心神不安,感觉很疲倦但是很难哄睡,这个一般是睡眠环境不太好。 可以查看室内温度是否适宜,周围声音是否比较嘈杂等。 这几种都是宝宝的正常生理需求,只要找到对应的原因,及时满足宝宝需求,就可以让宝宝停止哭闹。 三、心理需求导致哭闹 1、新生宝宝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就会时常哭闹。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从医院刚回到家中的前几天,家长要给予宝宝更多关注,等宝宝适应了新环境,他就不会再哭了。 2、周边环境的变动或是大人情绪不佳时会让宝宝觉得不安,这有可能导致宝宝哭闹。宝宝出生后,会逐渐熟悉居住环境,跟照料自己的人建立情感。 如果居住环境更换频繁或是有较大变化,极易导致宝宝更加缺少安全感。 特别是频繁更换照料宝宝的人,会导致宝宝对外界环境和人缺乏信任感。 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宝宝因焦虑而哭闹。 另外,宝妈的情绪也会极大影响宝宝的情绪。 当宝妈有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或是痛苦的情绪,也会感染到宝宝,让宝宝因不安而哭闹。 所以,照顾新生宝宝,尽可能不要轻易变动他的居住环境,而是让他在熟悉的环境中逐渐增加安全感。 同时,不要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给宝宝。 总之,如果遇到孩子突然哭闹不止,甚至一闹一整夜,而且怎么哄也不听的情况,最好带着宝宝及时就医,不要掉以轻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腾讯网

胡勇 2023-10-30阅读量2998

脑膜瘤科普知识简介(九、枕骨...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脑部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可发生于颅内各个部位,本人前面文章介绍了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蝶骨嵴、鞍结节、嗅沟、桥小脑角与小脑膜等部位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同时还分享了高级别脑膜瘤的手术和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体会。今天再介绍一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治疗。         枕骨大孔脑膜瘤较为少见,通常位于颅颈交界处的腹侧和腹外侧,与脑干、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患者的典型表现一般是枕颈部持续性疼痛,单侧上肢麻木,对侧感觉丧失,由上肢开始进行性肌力减弱,伴手部肌肉萎缩,可以出现走路不稳、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诊断以头颅核磁检查最为重要。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风险很高,尤其是位于脑干腹侧的肿瘤,由于肿瘤位于脑干延髓的腹侧面,前方有颅底骨、颈椎等骨性结构,手术难以到达,后方有脑干延髓、面听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的神经血管,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而且肿瘤越大风险就越高。脑干腹侧肿瘤一般需要采用远外侧入路才能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目的。如果遇到肿瘤特别大,质地硬,血供丰富,血管、神经包绕明显的枕骨大孔区腹侧脑膜瘤,建议一定要到神经外科实力较强,找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手术治疗。肿瘤的确难以彻底切除的,也不要勉强,以免手术后造成呼吸衰竭、偏瘫、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残留的部分可以考虑放射治疗。         位于脑干侧方及背侧的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相对容易一些,但也与肿瘤的大小、质地、血供等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肿瘤基底比较宽广时,因肿瘤起源的脑膜及脊膜往往需要和肿瘤一并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切除的脑膜、脊膜就要用人造脑膜替代修复,由于这个区域空间小、切缘脑膜较簿,活动度大,且覆盖枕大池,缝合口基本上处于脑脊液之中,愈合变慢,因此术后脑膜愈合不良、脑脊液切口漏、局部包裹性积液、反复高热、头痛等时有发生,有时需要二次手术修补,否则容易继发  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可能。       总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由于部位特殊,潜在危险大,手术风险高,应当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以下图片均来源于本人近几年来亲自做过手术病人的资料,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发!注:左边是手术前,右边是手术后。)   

王俊兴 2023-06-14阅读量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