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内分泌功能减退 > 内容

内分泌功能减退内容

女性脑垂体瘤有哪些临床症状?...

病请描述: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一旦患上垂体瘤,就可能对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垂体瘤的类型与症状多种多样,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多,很容易被患者忽略。   赵天智主任介绍:女性脑垂体瘤患者,在临床上可能表现为激素分泌的异常症候,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肢端肥大症,因为患者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形成闭经、不孕等问题。脑垂体瘤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患者会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如果患者的视交叉神经受到了压迫以后,会出现视力的减退、视野缺损,可能会形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表现。当出现这些表现以后,应该积极到神经科急诊就诊,进行头部核磁检查、体内激素是否异常的检查,尽早的诊断、合适的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前,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泌乳素腺瘤,药物控制最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泌乳素水平,泌乳素水平回到正常以后,相应的生育能力、性功能、月经紊乱等问题也会随之恢复。专家建议其它垂体瘤的首选治疗仍为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不仅在于有效切除肿瘤,而且还要尽力保留正常的腺垂体组织,减少压迫,力争激素水平回到正常,恢复正常内分泌生理。目前手术方法最常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近年来经蝶窦术式不断改进,同时应用最新的神经内窥镜技术,在术中更清晰看到肿瘤及其周围的结构,使得手术更微创、更精细,肿瘤切除更彻底,相应的术后并发症也减少。

赵天智 2024-09-06阅读量1885

颅内胆脂瘤手术治疗身体恢复健...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收到了家住陕西渭南,颅内胆脂瘤手术后患者的治疗经历分享,同时表达对赵天智主任医生团队的感谢。   他说道:“我妈右侧脸麻木3年多,最近加重,到唐都医院挂了赵天智主任的号看检查出颅内胆脂瘤,做了手术。现在术后半个月,脸不麻了,身体基本恢复正常,吃饭,睡觉,走路,说话,思维等都正常,赵主任给我母亲手术做的非常成功,再次感谢!”   颅内胆脂瘤是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也称表皮样囊肿、上皮样囊肿或珍珠瘤,好发于小脑桥脑角、鞍旁,也可见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大脑、小脑和脑干,可为多发,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临床上,颅内胆脂瘤患者根据肿瘤生长位置不同,可出现多种症状。   1、小脑桥脑角胆脂瘤:常以三叉神经痛起病(70%),往往有患侧耳鸣、耳聋、晚期出现小脑桥脑角综合症,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   2、鞍区胆脂瘤: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有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及下丘脑损害症。   3、脑实质内胆脂瘤: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以及轻偏瘫,小脑肿瘤多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   4、脑室胆脂瘤: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   5、颅骨胆脂瘤:常偶然发现颅骨表现隆起多年,触之橡胶感,无压痛,可移动或固定不同位置的胆脂瘤患者症状表现差异较大,常导致患者出现症状时与其他疾病混淆,出现误诊误治的现象。   因此,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去对应门诊检查无结果时,应及时去神经外科检查排除颅内胆脂瘤的可能。赵天智主任介绍,胆脂瘤常在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蔓延,沿着各种生理通道或间隙侵袭,一般认为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可多发,大小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高峰年龄均在4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约为1.25:1。以20-50岁发病最多见,占70%以上。肿瘤起源于胚胎,但一般多在成人后出现临床症状,而且一旦发现,肿瘤往往较大,因此确诊后一定要尽早手术。

赵天智 2024-09-02阅读量2408

垂体瘤长在不同位置会有哪些症...

病请描述: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鞍区最为常见,一般直径小于10mm,发病率为1/10万,目前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多见于年轻女性。是最常见的鞍区病变,约占颅内肿瘤的8%-15%。垂体瘤常具有内分泌腺功能,可造成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   垂体瘤常有以下临床表现:   内分泌表现:不同类型垂体腺瘤的可能会表现为肢端肥大症、闭经、泌乳、不育、头痛、性欲减退等症状。   视力视野障碍表现:早期垂体腺瘤症状常不明显。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向上伸展,压迫视交叉,可出现视野缺损,外上象限首先受累,渐渐缺损可扩大至双颞侧偏盲。如治疗不及时,视野缺损扩大同时可伴有视力减退,最终出现全盲。如果肿瘤偏于一侧,可致单眼偏盲或失明。   其他神经体征:根据肿瘤生长的方向不同,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肿瘤向后上生长压迫垂体柄或下丘脑,可致多饮多尿;向侧方可绵窦生长侵犯,则出现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如果肿瘤突破鞍隔再向上生长致额叶腹侧部,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果肿瘤向后上生长压迫第三脑室前部和室间孔,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后则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果肿瘤向后生长,可压迫脑干致昏迷、瘫痪或去大脑强直等。   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早期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影像学也不能明确提示,但垂体激素水平已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   另外,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可以使诊断更为明确,目前比较推荐的是MRI,MRI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随着3.0T的高清MRI普及,即使2~3毫米的微腺瘤也可以显示清晰显示。   目前垂体瘤的治疗有:   1.保守治疗:   并非所有的垂体瘤都要治疗,对于无功能、无症状的垂体微腺瘤可暂不予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2.药物治疗:   分泌性功能腺瘤可以酌情选用抑制垂体激素分泌过多的药物。如大多数的催乳素腺瘤可以长期口服溴隐亭治疗,生长激素腺瘤可以服用生长抑素治疗,赛庚啶适用于ACTH腺瘤、GH腺瘤。垂体功能减退者可予泼尼松、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改善症状,不能治愈肿瘤。   3、手术治疗:   通常有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开颅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国际上已经广泛采用的成熟手术方式,多数患者适合此手术方式。

赵天智 2024-08-12阅读量1546

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

病请描述:1. 硫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该药副作用有头昏乏力、嗜睡、胃肠道反应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内分泌方面除催乳素增高外,其他如对甲状腺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等无影响。几乎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故无须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功能等均无影响。亦未见肝肾功能和外周血象异常改变。但对长期服用而剂量偏大者,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偶尔过量(每日达34g)可致神经抑制副作用,如镇静、运动不能(如动眼危象、牙关紧闭等),可用抗帕金森病药物进行治疗,但实际上这种副作用在停药后数小时内即可消失。2. 氟哌啶醇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氟哌啶醇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但副作用的发生与剂量直接相关,随剂量增加副作用有加大的可能性。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便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锥体外系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病样震颤等)。在治疗的早期,可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如张嘴、伸舌和角弓反张姿势),但如静脉给于苯扎托品( benzatropine)及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则可完全且迅速地逆转此反应(可删)。在治疗的数周或数月可能出现类帕金森病的症状,如震颜、动作慢、面具脸、肌肉强直、步态异常、流口水等。临床上等应用氟哌啶醇出现这些副作用后,需进行减量,同时还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长期应用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可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肌张力障碍副作用。嗜睡,镇静,易激惹也是氟哌啶醇常见的副作用,如出现该现象,就应减量,长期镇静或智力迟钝会影响学习和生活,需停药。氟哌啶醇治疗过程中,还会伴有学校社会恐惧症、体重增加的出现。3. 舒必利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①常见有失眠、早醒、头痛、烦躁、乏力、食欲不振等。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排尿困难与便秘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②剂量大于600mg/日时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③较多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体重增加。④可出现心电图异常和肝功能损害。⑤少数患者可发生兴奋、激动、睡眠障碍或血压升高。⑥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4. 阿立哌唑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嗜睡、激惹、焦虑、体重增加,心电图改变,震颤、潜在的认知和运动损害、癫痫发作。5. 利培酮治疗抽动障碍的副作用有哪些?利培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易激惹、头痛和体重增加等。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头昏和注意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便秘、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也可出现视物模糊或皮疹等过敏反应。若这些不良反应较轻,可继续用药,经过1~2周副反应可能有所减轻或消失。若副反应较重,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则应在原剂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副反应会有所减轻。若减小剂量后副反应仍不减轻,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者最好停药。对于过敏反应严重者同时需做相应处理。此外,利培酮不引起粒细胞减少,但可引起血清催乳素升高。利培酮也可出现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震颤、流涎、静坐不能和急性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副反应。若出现这些副反应,可加用抗胆碱药或减少药物剂量。6. 托吡酯治疗抽动障碍的不良反应如何?         国内外研究表明,托吡酯治疗抽动障碍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好和依从性高等优势。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嗜睡(大约占2.9%)、记忆力下降(大约占6.6%)、食欲减退(大约占8.9%)、体重下降(大约占4.7%)、少汗(大约占2.4%)、胃纳差(大约占2.4%)、恶心(大约占1.3%)、疲乏(大约占0.8%)、皮疹(大约占0.8%)及低热出汗(大约占0.5%)等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可在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后消失。7. 氯硝西泮治疗抽动障碍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常见副作用是嗜睡、头昏、乏力、眩晕、严重者可产生共济失调和行为障碍。遇此现象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停药时也需递减。本文为转载内容,旨在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医药 2024-07-04阅读量1717

垂体瘤延迟手术,易造成哪些问...

病请描述:  垂体瘤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其发病率达10—19%,而实际发病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尸检垂体瘤发现率甚至达到20-40%,已经超过了位于神经系统肿瘤的第二位的脑膜瘤,垂体瘤高发年龄为30—60岁。   垂体在颅底中央的垂体窝内,重量虽然不到1克,却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中枢,垂体分泌许多激素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因此不同类型的垂体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功能性垂体腺瘤肿瘤早期可出现与内分泌相关的临床表现,如月经失调或闭经伴溢乳,不孕、肥胖、毛发稀疏、性功能减退、面容改变、身高变化等。   另一种垂体瘤叫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常见症状有头痛、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无力等。另外,还有一种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在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过快,俗称巨人症;在成年人,可出现肢端肥大(下颌突出、舌头、口唇肥厚,手指脚趾粗大)等。由于目前人们对其认识严重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误区而被当作妇科、眼部及内分泌疾病医治,延误了治疗。专家提醒,当患者发现以上临床特征时,可通过垂体激素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如果任其发展,其并发症不可逆。   那么垂体瘤怎么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与药物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视肿瘤的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受压及侵蚀情况与垂体功能、全身病情等具体条件而定。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以往切除垂体瘤需做开颅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经鼻腔直达病变部位,通过很小的切口即可实现对垂体瘤的切除。减少因手术为患者带来的身心创伤,在确保病人在解除痛苦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其特点及优点:面部无手术瘢痕;手术操作途径短;脑脊液漏和视神经损伤概率较小;有利于肿瘤彻底切除;有利于残余垂体功能的保护;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无切口,无需缝合。   当你出现视物模糊,视野变窄,重影时请在排除眼科问题抑或短时间内经眼科诊治无效时,不要犹豫找神经外科医生看看,因为影响眼睛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的神经都是从颅内起源的。一个头部CT或MRI可能会让你更早的发现颅内问题,尽早的治疗。

赵天智 2024-07-03阅读量1839

异常泌乳警惕垂体瘤,该如何治...

病请描述:  垂体微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鞍区最为常见,一般直径小于10mm,发病率为1/10万,目前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原因不明,常见症状有以下方面:如肢端肥大、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闭经、溢乳;男性会表现性欲减退,乳房发育,四肢麻木;有的患者会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要通过增强的磁共振检查才能最后明确。   垂体瘤的治疗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守治疗:   并非所有垂体瘤都要治疗,对于无功能、无症状的垂体微腺瘤可暂不予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2、药物治疗:   分泌性功能腺瘤可以酌情选用抑制垂体激素分泌过多的药物。如大多数的催乳素腺瘤可以长期口服溴隐亭治疗,生长激素腺瘤可以服用生长抑素治疗,赛庚啶适用于ACTH腺瘤、GH腺瘤。垂体功能减退者可予泼尼松、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改善症状,不能治愈肿瘤。   3、手术治疗:   通常有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和开颅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国际上已经广泛采用的成熟手术方式,多数患者适合此手术方式。特别是随着微创手术的进步,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借助神经内镜技术获得了完美的效果,在内镜下可使术野达到全景化,无死角,使经蝶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或垂体大腺瘤成为可能,其适应征和手术范围扩大,创伤小且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高,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的垂体组织,恢复内分泌功能,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经颅手术入路主要有经额下、经翼点和经颞下入路,其中以前两种入路最为常用,对肿瘤较大,向鞍上生长,视神经交叉受压,下丘脑及第三脑室受压或肿瘤向鞍前生长达到前颅凹额底者应开颅手术。有垂体卒中(指有症状的垂体出血或梗死)或脑积水者应紧急手术。   4、伽马刀治疗:   对于无颅内压增高征、肿瘤较小(直径小于2cm)者,可考虑伽马刀治疗。仅适合于体质差而不能耐受手术、多次术后仍复发、术后残余或者坚决不接受手术者,弊端较多。   最后提醒大家:垂体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视肿瘤的性质、大小、周围组织受压及垂体功能、全身病情等具体条件而定。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泌乳等症状时除了去乳腺科就诊外,还应该到正规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一旦确诊为垂体瘤要听取专家的意见,确定治疗方案。

赵天智 2024-06-27阅读量1380

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矮小症的原...

病请描述:小王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疾病分析   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是一种由长期慢性疾病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此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高增长,还可能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今天,我将从医生的角度,对小王因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进行详细分析,并深入探讨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矮小症的原因。   小王今年15岁,身高仅有140厘米,远低于同龄男性的平均身高。他的体重偏轻,BMI指数为16.5,处于偏瘦状态。通过进一步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发现小王患有慢性全身性疾病,这是导致他矮小症的主要原因。   慢性全身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类疾病往往伴随着长期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从而干扰骨骼的正常发育。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关键因素,一旦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就会导致身高增长受限。   其次,慢性全身性疾病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疾病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使得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营养不良是矮小症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此外,慢性全身性疾病还可能对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等,都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和其他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这些激素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矮小症的症状。   在小王的案例中,他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不仅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还导致了他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小王的身高增长受到了严重限制。   针对小王的情况,我们为他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首先,我们积极治疗他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身体的应激状态。同时,我们为他提供了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他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此外,我们还密切关注他的内分泌系统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激素的平衡。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断根据小王的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小王的身高有了一定的增长,整体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总之,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导致矮小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像小王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全面评估他们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积极关注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实现健康的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4-12阅读量2417

慢性全身疾病导致矮小的原因-...

病请描述:小王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疾病分析   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是一种由长期慢性疾病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此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高增长,还可能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损害。今天,我将从医生的角度,对小王因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矮小症进行详细分析,并深入探讨慢性全身性疾病导致矮小症的原因。   小王今年15岁,身高仅有140厘米,远低于同龄男性的平均身高。他的体重偏轻,BMI指数为16.5,处于偏瘦状态。通过进一步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发现小王患有慢性全身性疾病,这是导致他矮小症的主要原因。   慢性全身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这类疾病往往伴随着长期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身体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从而干扰骨骼的正常发育。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关键因素,一旦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就会导致身高增长受限。   其次,慢性全身性疾病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疾病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使得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进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营养不良是矮小症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此外,慢性全身性疾病还可能对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减退等,都会直接影响生长激素和其他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这些激素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矮小症的症状。   在小王的案例中,他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不仅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还导致了他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小王的身高增长受到了严重限制。   针对小王的情况,我们为他制定了一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首先,我们积极治疗他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身体的应激状态。同时,我们为他提供了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他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此外,我们还密切关注他的内分泌系统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激素的平衡。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断根据小王的病情变化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小王的身高有了一定的增长,整体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总之,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导致矮小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像小王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全面评估他们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积极关注他们的生长发育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实现健康的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522

内分泌疾病导致矮小-黎娟娟

病请描述:小吴的病例分析: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   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是一种常见的生长发育障碍,其病因多样,涉及到多种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这类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高,还可能伴随其他身体功能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吴是一名12岁的男孩,近期因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而就诊。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我们发现小吴的身高仅为130cm,远低于同龄男孩的平均身高。进一步的内分泌检查显示,小吴的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也略有减退。这些数据清晰地指向了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   生长激素缺乏是导致小吴矮小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对于促进骨骼生长、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具有重要作用。当小吴的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时,他的骨骼生长受到限制,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小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也可能对他的身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其不足会导致身体发育迟缓,包括身高的增长。   除了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性腺功能异常也可能是导致小吴矮小症的原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应激反应至关重要,其功能减退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而性腺功能的异常则可能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进一步影响身高的增长。   对于小吴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针对生长激素缺乏,我们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替代疗法,以促进小吴的骨骼生长。同时,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我们将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小吴进行定期的内分泌功能检查,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小吴的心理状态。矮小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我们需要积极与小吴沟通,给予他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他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   总之,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矮小症是一种复杂的生长发育障碍,其病因涉及多种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对于这类患者,我们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关怀,我们相信小吴能够逐步改善生长状况,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363

饮用肾上腺鸡尾酒来缓解慢性疲劳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慢性疲劳,也称为肾上腺性疲劳。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肾上腺性疲劳,可能与精神紧张抑制肾上腺激素分泌有关。替代医学专家推崇饮用肾上腺鸡尾酒来治疗慢性疲劳。肾上腺鸡尾酒配方中的橙汁、椰汁富含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和电解质等组分确实对身体健康有益。本文讨论了肾上腺鸡尾酒的配方、益处和副作用。 肾上腺功能不全和肾上腺疲劳         肾上腺是内分泌腺体。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则分泌类固醇激素、醛固酮、少量雄激素。这些激素,可调节人体诸多功能,包括:血压、代谢、免疫反应和针对精神紧张和压力的应激反应。同时,肾上腺也主导人体气味、阴毛生长,并影响心血管功能、脂肪和糖类应用、脂肪分布和胃肠道功能。          肾上腺功能不全是指肾上腺不能产生足够的激素,导致身体不能充分应对心理紧张和维持健康状态。肾上腺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或持续性疲劳、食欲不振、体重降低、肌无力等。         肾上腺疲劳是一种慢性疲劳状态,可视为肾上腺分泌功能不全的一种亚临床表现。所谓亚临床表现,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化验检查也无异常。         肾上腺疲劳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密切相关。在长期精神紧张状态下,与心理紧张相关的高水平皮质激素可导致肾上腺反应性下降,从而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下降或功能不全。肾上腺性疲劳的表现,包括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热衷于吃零食等。 肾上腺鸡尾酒         肾上腺鸡尾酒是一种不含酒精的混合饮料,可能有助于激发肾上腺分泌功能。肾上腺鸡尾酒一般有三种主要组分:橙汁、鲜椰汁和海盐。此外,也可添加其它组分,如胶原蛋白粉、塔塔粉、椰子奶油等。 肾上腺鸡尾酒配制方法举例         取1杯橙汁、1杯鲜椰汁和1/4茶匙海盐,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倒入水杯,然后即可马上饮用。 肾上腺鸡尾酒益处         饮用肾上腺鸡尾酒可得益于鲜橙汁和鲜椰汁。         鲜橙汁含有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一种必需抗氧化剂。此外,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从而促进人体伤口愈合。维生素C还能帮助消化道吸收食物中的铁元素。橙汁中还含有维生素A、叶酸、钾元素,以及β-隐黄素、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植物色素。         鲜椰汁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如钾、钠、镁、磷等。同时,鲜椰汁具有很强的抗炎活性。鲜椰汁是一种低热卡低糖的健康饮品,远比喝可乐、发泡水为好。 肾上腺鸡尾酒风险         橙汁含有比较丰富的天然糖分,肾上腺鸡尾酒也属于含糖饮料。糖尿病人需要慎重饮用肾上腺鸡尾酒,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海盐也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海盐比精制食盐的成分更复杂些,除了钠外,也含有钙、钾、镁和其它营养成分。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相关。高血压患者要减少钠盐摄入,饮用肾上腺鸡尾酒时宜减少海盐量。 结语         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肾上腺功能减退,引起肾上腺疲劳。肾上腺鸡尾酒有助于缓解肾上腺疲劳和精神紧张。肾上腺鸡尾酒配方中的橙汁和椰汁糖分含量比较高,肥胖者或其它糖尿病倾向者需节制饮用含糖饮料。此外,肾上腺鸡尾酒配方中有海盐,高血压患者宜慎用。

赖伟红 2023-04-20阅读量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