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①勤测血糖变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减少并发症的危害。②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应考虑低血糖,立即监测血糖,及时补充糖分。③缓解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赵欢欢 2023-10-16阅读量1000
病请描述:胆石病术后受手术创伤、麻醉、伤口疼痛、抗胆碱能类药物、快速输入较多的液体、自控镇痛泵应用、留置导尿、位置环境改变、情绪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尿潴留以成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在0-44%之间。根据研究报告膀胱过度膨胀达4小时就可以导致膀胱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延长住院日,增加住院费用,影响加速康复。 1、胆石病术后尿潴留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年龄因素 年龄越大,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机率越高,大于60岁能明显增加手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机率。 1.2手术因素 胆石病手术致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逼尿肌收缩乏力。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患者不敢排尿而长时间憋尿,造成尿潴留。 1.3麻醉因素 胆石病手术使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可抑制大脑皮层及脑干的自主排尿控制功能。麻醉越深,时间越长,尿潴留的可能性就越大,膀胱积尿也越多,并且在麻醉还没完全消失之前,,患者对膀胱充盈的感觉不是很敏感,等麻醉完全清醒后,膀胱膨胀已过久,膀胱壁肌肉可失去其收缩力,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因而排尿不畅。 1.4药物因素 胆石病并发胆绞痛时应用阿托品、普鲁本辛、654-2等解痉止痛药,使逼尿肌松弛。胆石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也常发生尿潴留。患者自控镇痛泵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吗啡,在麻醉的基础上加强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神经反射,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从而增加了尿潴留的发生。胆石病合并其他疾病时应用某些药物如抗菌药、利尿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剂、抗组织胺药物、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及某些中药等。 1.5精神心理因素 术后的环境、位置、角色改变患者精神焦虑可致尿潴留。胆石病术后患者对排尿姿势突然改变而产生不适,括约肌痉挛患者角色的转变,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和不配合而引起排尿受阻,反射性引起排尿障碍。 1.6大量输液 文献表明限制手术过程中的液体输入量,小于1000ml可减少术后尿潴留,如大于1000ml,则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明显增加。大量输液可使肾脏排出的原尿量增加,膀胱过度膨胀引起尿潴留。 1.7留置导尿 留置导尿后膀胱呈空虚状,易引起膀胱张力的消失,少数患者由于插管时尿管大小不合适或动作粗暴损伤了尿道粘膜而造成尿道粘膜水肿,都可引起留置导尿管拔管后发生尿潴留。 1.8人工气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用二氧化碳制造气腹,而气腹可使肾灌流减少,肾功能降低易引发尿潴留。 本文选自:石泽亚等,神阙穴隔物灸治疗胆石病术后尿储留的护理研究。 原文地址:神阙穴隔物灸治疗胆石病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3-09-21阅读量1442
病请描述:胆石症作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对其健康情况和心理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患者自理能力。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健康商数、排除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胆石症患者健康商数影响因素 90年代初Bowman医师首次提出健康商数的概念,当中指出丰富人们健康知识、增强人们健康才智对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检测和控制疾病也具有积极影响。健康商数理念在引入我国之后便逐渐受到国内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并以健康商数为中心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调查。有研究者认为健康商数共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性等4个部分。随着国内研究者对健康商数理念的深入研究,健康商数的概念也逐渐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胆石症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一系列腹部症状,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致使患者不得不改变生活模式。健康商数评价量表共包括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4个维度,4个维度中的任一维度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的健康商数受到影响。 老年胆石症患者在发病后,受病情因素影响,患者不得不在患病后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老年人长期保持一种生活方式,突然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会大概率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样受病情因素影响,当患者发病后,部分患者无法已经无法自理,甚至吃饭、行走、排便等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活动都需要他人协助,较大的反差导致患者精神状况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于部分自尊心较强的患者来说,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引发精神疾病。当前我国大部分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受文化程度的影响,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即使有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对其行健康知识教育,大部分患者以现有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无法改善当前老年患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较低的现状。此外,部分老年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从而导致老年患者自我保健维度的评分也会有所降低,因此便会导致老年胆石症患者会出现健康商数降低的现象。 2、老年胆石症患者焦虑影响因素 心理情绪改变是当前老年患者患病后的主要特征之一,受文化程度、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虽然大部分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会接受一定的心理干预,但很多心理护理都十分盲目,无法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此外,虽然部分医护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护理方法,但是其在为患者行心理干预时并没有发掘出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真正原因。临床研究表明,多种疾病的患者在发病后均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特别是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这对患者的治疗进展造成不利影响。 有研究曾对252例胆石症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融洽与否和患者住址距离医院的距离是影响患者引发焦虑情绪的关键,其认为融洽的家庭环境可使患者更容易得到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在家人的贴心照料下可改善症状,并降低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另外,胆石症患者发病期间会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较长的就医距离会引起患者情绪低落,进而发生焦虑。除家庭融洽和患者住址与医院距离之外,患者文化水平和患者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也会对患者焦虑情绪造成影响。一方面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一旦出现难以忍受的疾病时便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治疗期间健康教育的缺乏,同样会导致患者在术前胡思乱想,对手术进行猜测,从而引发焦虑。 本文选自:李云,崔香淑老年胆石症患者健康商数、焦虑与自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赵刚 2023-05-08阅读量1367
病请描述:1、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多位学者针对不同疾病诊断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行探讨时发现,患者人口学特质、疾病特色、身体症状困扰程度皆会对其造成影响。有关人口学特质上,台湾的蔡玲君发现教育程度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因此,教育与知识的提升对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是有益的。同种疾病的不同年龄组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年龄不是影响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因素〕。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提供的物质支持、情绪支持、讯息支持、和评价支持。当诊断出疾病时,病人即会采取各种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疾病不确定感应对策略会直接影响个人对疾病的态度,而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使人减除不舒服的感觉、维持其有效的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进而促进一个人的完整性与正向自我概念的达成。 应对策略依功能分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策略和以情绪为导向的应对策略。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策略,主要是确立问题、不断改变及选择行动等等直接、主动的解决压力情境;以情绪为导向的应对策略,则是减轻或调整以压力情境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只能寻求情绪的理解与支持,并不能针对问题做适当解决。 2、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疾病不确定感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普遍的体验,尤其是胆囊结石患者,由于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不仅安全,有效,损伤小,恢复快,最重要的是保留了胆囊,维系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切除胆囊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但是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病人表现出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反应,对健康教育需求反应特别强烈。患者常因对手术方式、术后健康恢复、术后并发症、饮食等方面相关知识的缺乏而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影响术后康复。因此对病人实施系统的术前、术后教育和详细、具体的指导是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保证手术成功。 由于不同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教育需求也不一样。病人通过健康教育获得对于剌激框架(即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了解可直接减轻疾病不确定感,帮助病人增强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和健康知识水平,可以转变患者的观念,减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由此可见,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护理人员要特别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通过交流把治疗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手段。 但传统的灌输式的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讲解的内容匮乏、形式枯燥,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住院各个环节的针对性,所讲解的内容形式单一,因此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护士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节省时间,并且易于掌握、科学实用,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使患者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精心的护理,从而降低患者疾病的不确定感,保证治疗和康复的顺利进行。长此以往,健康教育会成为制度化、常规化的护理工作,护理管理者也可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本文选自:孙桂君,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赵刚 2023-04-17阅读量1210
病请描述:疾病不确定感理论的内涵:不确定感是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无法给予适当的分类或组织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会受到症状的形态,事件的熟悉度,事件的一致性,教育程度,社会支持,权威及认知能力的影响。作为住院患者其不确定感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 1、会重复,主动询问相关资讯; 2、抱怨身体症状次数增加; 3、设法延长与医护人员的接触; 4、对周遭刺激变得敏感; 5、评估状况能力降低; 6、限制对危机情境控制感及无助感增加等,而且, 7、不确定感通常伴有威胁的感觉。 影响不确定感的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人格特质、成长背景、生活经验、信仰与价值观等;刺激事件的性质:如住院的次数、疾病的形态、所接受 的检查及治疗等。疾病不确定感(是指因缺乏决定与疾病相关事件意义的能力而产生的心理状态。疾病常常伴随着不确定感尤其是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美国心理护理专家发表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之后十几年来,有相当多的护理研究对疾病不确定感进行研究和探讨。由所发展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也被翻译成韩语、日语、泰语、瑞典语、德语等多国语言,用来测量这些国家中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目前将疾病不确定感模式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①前置因子:产生不确定感的原因,包括刺激构架认知能力与构架的提供者。②评价或认知过程:使用推论或幻想來评价不确定感为机会还是危险,包括负向危机:多采取负向应对行为,如敏感,逃避,否认,焦虑,抑郁等,以及正向挑战:多采取正向应对行为,如调试,接受,寻求信息,改变行为,遵医行为好,适应角色,寻求社会或者宗教支持等。③采取应对策略以减低或维持不确定感将不确定感评定为机会或危险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若将不确定感评定为一种机会时则会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调试,若将不确定感评定为一种危险时则采取以情绪为导向的应对策略。④有效的应对已达适应:根据不确定感事件的调试结果,有效的应对能够达到身、心、社会适应状态,反之,如无法采取身心有效应对策略时,个体即将进入适应不良阶段。 疾病不确定感理论主要用来解释病人如何处理与疾病有关的刺激和明确相关的含义。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研究表明,疾病不确定感高的患者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焦虑、抑郁和失落感。它属于认识范畴,当决策者无法对一件事物给予一个特定的价值,并且不能准确地预测结果时不确定感将产生。例如:一个乳腺癌的病人感到肩部的不适,但她不知道这种不适是由于肌肉拉伤,还是癌细胞扩散的异常表现。因此疾病不确定感产生,且会导致就诊和治疗的盲目性。疾病不确定感使患者对病情预后抱有烧幸或者恐惧心理,并且可以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导致负面情绪及悲观行为的产生,治疗依从性的降 低,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本文选自:孙桂君,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经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赵刚 2023-04-10阅读量792
病请描述:内痔到了III期或IV期阶段,如果保守用药仍旧无法控制便血或者便后内痔脱出,无法回纳而时常导致剧烈疼痛等的时候,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此外,有痔疮症状发作经历又打算备孕的女性,也需要考虑在备孕前,先行手术治疗痔疮,以免孕期大发作。 对于痔疮手术来说,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器械治疗等方法,术后彻底恢复都需要至少数周时间,由于手术后伤口是有菌伤口,患者每次排便都可能因为粪便擦过伤口而引起疼痛,愈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出血或者渗出液较多,肛周瘙痒等问题。一旦出院回家,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的疼痛,出血等,会加重患者焦虑情绪,所以如何正确的饮食调理,降低排便的刺激;妥善的肛周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做完痔疮手术出院回家后,以下几个方面的正确护理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痔疮手术后排便管理 术后通常要保持大便软化和通畅,既不能腹泻也不能便秘。有些日常排便正常的患者担心排便引起肛门疼痛而术后不敢吃东西,吃的东西比较少,尤其是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比较少,肠道里没有足量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导致几天才有一次大便,这个时候大便就容易干结。针对上述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术前就有些便秘的患者,术后更要适当活动,保证一定的饮食量的同时,还要多食香蕉、黄瓜、番茄、生梨、黑木耳、酸奶、蜂蜜等,而且一定要吃足够量的蔬菜水果,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膳食纤维、麻仁软胶囊等缓泻药物,以润肠通便。 相反对于有腹泻的患者,要及时纠正,以免术后腹泻导致伤口愈合缓慢或形成肛门狭窄。腹泻的原因有很多,除某些手术因为有吻合钉残留引起急便感外,基本上跟肛肠手术没有关系,而与肠道疾病、肠道功能有关。术后要注意合理饮食,忌辛辣、生冷、油腻、奶制品等刺激性或滑肠的食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温和调理肠胃的中成药来帮助胃肠功能恢复,缓解腹泻的情况,或可以服用益生菌、美沙拉秦肠溶片等治疗。建议去医院检查,明确病情。尤其是在术前建议行肠镜检查以排除肠道疾病。 痔疮手术后疼痛管理 痔疮术后排便常常让患者视为畏途,为了把疼痛降到最低,建议术后排便前可以先温水或中药坐浴,浸泡3-5分钟,使肛门口肌肉能够松弛放松,然后再排便,便后再次用药水坐浴5-10分钟,既能起到清洁消毒活血止痛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便后可能由粪便刺激创面引起的疼痛和痉挛。此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排便或换药前口服散利痛、肛门口外涂奥布卡因凝胶或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等缓解术后排便疼痛。 痔疮手术后换药管理 一般痔疮术后,每周去医院一次复查,医生会根据创面情况给予处理。其余时间则需要在家里自行上药。一般情况下,病人每天排便1-2次,排便后经过坐浴清洗就可以自行换药一次。如果伤口分泌物较多,味道重,就应当增加换药的次数或多更换几次伤口外面的敷料。 换药前把肛门部的粪便、分泌物清洗干净。清洗伤口时,必须动作轻柔,可适当水量轻轻冲洗,然后用中药温水坐浴(水温不超过40度)。坐浴后把水蘸干,可以用碘伏擦拭创面消毒并擦干,注意不要用含酒精成分的消毒剂,然后伤口上涂油膏或敷其它药物,需要时还可肛塞消炎止痛的栓剂,再盖上无菌棉块或纱布。当患者自行换药时,发现伤口出血不止,可以用叠好的小棉块紧紧压在创面上,持续压迫10—15分钟,如果不见好转,就应立即去医院。 伤口的换药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是一项既简单而又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好坏,伤口愈合的快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患者,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肛门的手术创面,按时地换药。另一方面要调节饮食,注意在食物中添加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营养物质。如果病人体质及营养状况较差,或大便不调,都同样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关于术后的休息 肛肠科病人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有利于增强肠道蠕动,恢复正常排便。但术后24小时内,还是建议尽量卧床休息,除非如厕小便,为的是避免术后过早活动引起创面出血或渗血。卧床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是平躺还是趴着,其实什么姿势和姿势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觉得舒服就行,同时在转换身体的时候,注意动作缓慢。或术后虽不用一直卧床,但术后的前2周,应适当减少活动,以防止出血的发生。中医讲“久卧伤气”,可见长时间的卧床只会让人感觉更虚,躺久了反而觉得人没精神、没力气。痔术后恢复过程中,避免过多的活动和摩擦、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对于创面早期愈合有妨碍。一般术后1个月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可逐渐恢复正常体育锻炼。 总之,术后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痛苦,加快恢复,早日消除“后顾“之忧。
王振宜 2023-04-06阅读量3047
病请描述:在高温潮热的环境下,人体油脂分泌和代谢都很旺盛,油脂堵塞毛孔、细菌进一步繁殖致使痘痘频发,因此夏季成为痤疮高发季节。治疗中,患者养成合理的膳食及健康的生活习性对痤疮的治疗至关重要。 痤疮发生的可能性诱因: 1)压力过大,入睡太晚,情绪焦虑。 2)摄入太多的糖分、奶制品、淀粉、油炸食品、脂肪、辛辣味重的食品。 3)没有很好的护肤习惯,清洁肌肤不彻底,毛孔堵塞。或者过度清洁,每天洗脸3-5遍,造成皮肤缺油缺水,反而诱发皮脂腺的过度分泌。 4)习惯性的用手或清痘针挤压痘痘,造成局部感染,真皮炎症,引起瘢痕。 5)内分泌的变化,有些女性经期前痤疮加重,同时伴有痛经等,应检查一下性激素六项,及多囊卵巢综合症。 痤疮患者饮食调整: 1)禁忌食品:高脂肪、高甜度的食物饮料,油炸、辛辣刺激性食品等。 2)适宜食品:海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减少皮脂的分泌、消炎),红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和西红柿,都应熟吃,否则不易吸收),高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 痤疮患者皮肤护理: 1)认真清洁皮肤,必要时可以适当使用含有磨砂颗粒的洗面奶,以减少毛囊孔的堵塞,每天洗脸不易超过3次。 2)清洁后应使用控油保湿的护肤品,否则皮肤在负反馈的作用下,会分泌更多的油脂。 3)当炎症性的痘痘较多时,皮肤比较敏感,建议停用化妆品、护肤品。 痤疮外用药物的涂法: 痤疮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溶解角质、杀菌的班赛;异维A酸;阿达帕林等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直接涂在患处并按摩吸收,则会引起红斑水肿等刺激症状,反而造成“痘痘”的加重。因此,学会正确的用法至关重要。 1)首先可以先在面部涂抹痤疮专用的控油保湿霜; 2)将药物涂在左手的虎口处,打圈涂薄; 3)用右手食指蘸取药物,一个个的点在皮损处; 4)全面部拍涂防晒霜(痤疮皮肤非常怕晒)。 痤疮序贯治疗: 1)面部的粉刺可以采用挑除术加中药倒模进行治疗。 2)炎性丘疹、毛孔粗大,脓疱性痤疮、皮脂溢出可采用强脉冲光、红蓝光、光动力进行治疗。 3)痤疮后持久性红斑(痘印)可采用强脉冲光、红光治疗。 4)痤疮后瘢痕可以采用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 文章来源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光医学治疗科官网https://phototherapy.shskin.com/index.php?classid=6633&newsid=9365&t=show
张云凤 2023-03-02阅读量1581
病请描述: 书接前文,上一篇《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1系列解读的第二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该阶段运动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那么本篇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系列解读之三,本篇侧重解读PD的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精神及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内容。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也是常见的PD夜间症状之一。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异常(RBD)、失眠、白天过度嗜睡(EDS)和不宁腿综合征(RLS)等,相较第三版指南,新版指南的更新点集中于RBD治疗、失眠和睡眠片段化治疗以及EDS治疗这三个方面,也将第三版中归属于感觉障碍的RLS移至该部分。其中,新版指南在RBD治疗中新增了“首先防护“;其次在失眠和睡眠片段化治疗中删除了短效的镇静安眠药的推荐;而在EDS治疗中则更加细化,不仅对第三版用药推荐(改用左旋多巴常释剂)做出临床用要提醒(注意药物影响),还推荐了司来吉兰、莫达菲尼新等药物,详见表1。司来吉兰因其代谢产物的神经兴奋性,对睡眠有一定影响,而多项研究显示,雷沙吉兰单药及联合治疗均可改善PD患者睡眠。如Wiebke Schrempf等2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雷沙吉兰对PD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积极影响。试验方法为由单中心、双盲、基线对照,患者随机分配使用雷沙吉兰1mg/天或安慰剂治疗伴睡眠障碍的PD患者8周。结果表明,在治疗结束时,雷沙吉兰组睡眠维持显著增加(+16.3±27.9%;P =0.024,配对双侧t检验),其睡眠效率的正向趋势已被检测(+12.1±28.6%,p=0.097)。实验显示,雷沙吉兰耐受性良好,无意外不良反应,与基线相比。患者睡眠维持度显著改善,患者的觉醒时间、觉醒次数、白天嗜睡等指标也有改善。感觉障碍治疗PD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主要包括嗅觉减退、疼痛或麻木。目前尚缺乏有效措施能够改善嗅觉障碍,第三版指南除提及优化多巴胺能药物之外,未推荐具体药物治疗共病或原因引起的疼痛,新版指南新增治疗疼痛的药物推荐,即非阿片类和阿片类镇痛剂治疗肌肉骨骼疼痛,抗惊厥药和抗抑郁药治疗神经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便秘、泌尿障碍和位置性低血压等。新版指南在本节变化不大。如便秘注重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适当使用温和的导泻药、胃蠕动药等,需要停用抗胆碱能药;泌尿障碍相关内容更为详细,即治疗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推荐外周抗胆碱能药;治疗逼尿肌无反射推荐胆碱能制剂(新版指南指出该药会加重PD的运动症状,需慎用)等;而位置性低血压则建议调整饮食、注意日常体 位,推荐的药物治疗包括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米多君(最有效)以及屈昔多巴、多潘立酮等。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精神及认知障碍包括抑郁和(或)焦虑、幻觉和妄想、冲动强迫行为和认知减退及痴呆等。首先需要分辨这可能是由抗帕金森病药物诱发,还是由疾病本身导致,如果是前者,按照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MAO‑BI、DAs、复方左旋多巴的顺序依次调整药物剂量,后者考虑对症用药。1. 抑郁、焦虑、淡漠PD引发抑郁、焦虑、淡漠的治疗方式在第三版指南涉及内容较少,推荐药物如抗胆碱能药、MAO-B抑制剂等。新版指南在其基础上,新增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式,新增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药物干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当抑郁影响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时,新增推荐药物为“加用DA和抗抑郁药物,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除此之外,新版指南说明治疗淡漠的、缺乏证据的药物(吡贝地尔、利伐斯的明)可能有用。2. 幻觉和妄想第三版指南在PD引发的幻觉和妄想的治疗方式仅推荐了氯氮平或喹硫平;而新版指南在旧版的基础上点明排除了药物诱发因素后,强调对症治疗,并新增抗精神病药物匹莫范色林(MDS循证:证据有效,临床有用)治疗PD相关精神症状。此外,其他抗精神病药由于可加重运动症状,不建议使用;所有的精神类药物都不推荐用于伴随痴呆的PD患者。 3. 冲动强迫行为冲动强迫行为主要包括:冲动控制障碍(ICDs)、多巴胺失调综合征(DDS)和刻板行为。新版指南强调冲动强迫行为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和多巴胺能药物的使用有关,尤其强调DAs。对其治疗则在尚缺乏有效的循证干预手段的前提下建议重视预防,常见治疗方案如表2:4. 认知障碍和痴呆25%~30%的PD患者伴有痴呆或认知障碍。第三版对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少,新版指南建议临床上排除可能影响认知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排除了药物诱发因素后可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利伐斯的明(证据充分,临床有用)、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MDS循证证据有限,临床可能有用)。此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PD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用药也缺乏有效的药物证据。 总的来说,新指南在PD的非运动症状治疗方面有较多的新增药物推荐,并反复强调临床应排除可能影响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下篇指南我们将继续解读新版指南中手术治疗、康复与运动疗法、心理干预、照料护理、人工智能及移动技术的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年53卷12期, 973-986页, ISTIC PKU CSCD, 2021.2.Schrempf W, Fauser M, Wienecke M, et al. Rasagiline improves polysomnographic sleep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 double-blind, baseline-controlled trial. Eur J Neurol, 2018, 25: 672-679.
微医药 2022-11-29阅读量3426
病请描述: 由于皮脂腺痣属于不常见的胎记,很多妈妈初期容易紧张、焦虑,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下面就患友们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1.什么是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是一种先天性皮肤结构发育异常,又称皮脂腺错构瘤。一般出生即可发现,或出生后逐渐出现淡黄色、粉红色的无毛发区域,好发于头面部。 2.皮脂腺痣需要治疗吗?何时治疗? 需要。因成年后易伴发肿瘤样增生或癌变,一般于青春期前治疗。因皮损面积随年龄而成比例扩大,幼儿容易抓破皮损区域,一般建议尽早治疗,我科从宝宝4个月起即开始治疗,也可择期,观察皮损无明显破溃、增厚、伴发其他感染等异常时,于学龄前能配合时治疗。 3.如何治疗皮脂腺痣? 治疗有激光、射频、刮除等多种方法,但首选外科手术切除。皮脂腺痣较小者直接切除缝合,较大者需要联合植皮或扩张器治疗。从美容角度而言,采用邻近组织修复是最好的选择。 4.手术后会留疤吗?还会长头发吗? 手术都会存在疤痕。因无发的皮损区域已切除,术后除疤痕处之外头发将正常生长。面部等暴露部位常需精细的美容外科设计和缝合技术,并进行术后疤痕精细管理,达到切除病损和美容效果,尽量淡化疤痕。 5.皮脂腺痣手术如何麻醉?手术需要多久? 麻醉主要包括局部麻醉、镇静麻醉、全身麻醉等方法,一般以局麻为主,年龄较小创面较大者采用后两种麻醉。宝宝不配合时可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或给予静脉镇静药物辅助局麻。手术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创面较小者一般30-60分钟可完成。 6.皮脂腺痣手术后如何护理、拆线? 一般术后要求隔天换药,换药可就近或在家里完成,需要特殊减张护理等遵医嘱。拆线时间根据部位而定,头面部7天左右,颈部10天左右。 7.皮脂腺痣手术后会复发吗?需要复诊吗? 切除干净后极少复发,可根据肉眼和病理切片综合判断。一般术后1月、3月、6月要求复诊。 ------------部分内容摘自《皮肤外科学》 守护皮肤健康,皮肤外科团队与您同行! 业务简介: 1.小儿皮肤外伤和疤痕修复,胎记(皮脂腺痣、疣状痣、先天性色素痣、毛母质瘤、太田痣、咖啡斑、婴幼儿血管瘤等); 2.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乳房外Paget's病、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创面修复,烧烫伤疤痕、瘢痕疙瘩、外科术后疤痕、瘢痕癌的治疗; 3.特需服务:皮肤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充填、腋臭)、光电美容(祛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皮肤微整形(埋线提升、脂肪充填)、瘢痕修复等; 4.临床研究性治疗:先天性巨痣、泛发性疣状痣、汗孔角化症、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外科治疗。 邓丹医生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一上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 疤痕门诊-特色专科 *特诊:2号楼14楼;特诊挂号只能电话预约:021-38626141,021-38626142 *特需门诊:1号楼(老门诊楼)2楼特需诊区 *皮肤科:1号楼(老门诊楼)2楼; 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订阅号预约挂号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找陈琢、程颖、何欢、万朋杰等医生都可以。 皮肤科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具体出诊信息仍以现场情况为准,请及时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儿童皮肤外科”订阅号,以及hdf、微医网站。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邓丹 2022-11-22阅读量2.3万
病请描述:儿童皮脂腺痣的认识和治疗 由于皮脂腺痣属于不常见的胎记,很多妈妈初期容易紧张、焦虑,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下面就患友们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1.什么是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是一种先天性皮肤结构发育异常,又称皮脂腺错构瘤。一般出生即可发现,或出生后逐渐出现淡黄色、粉红色的无毛发区域,好发于头面部。 2.皮脂腺痣需要治疗吗?何时治疗? 需要。因成年后易伴发肿瘤样增生或癌变,一般于青春期前治疗。因皮损面积随年龄而成比例扩大,幼儿容易抓破皮损区域,一般建议尽早治疗,我科从宝宝4个月起即开始治疗,也可择期,观察皮损无明显破溃、增厚、伴发其他感染等异常时,于学龄前能配合时治疗。 3.如何治疗皮脂腺痣? 治疗有激光、射频、刮除等多种方法,但首选外科手术切除。皮脂腺痣较小者直接切除缝合,较大者需要联合植皮或扩张器治疗。从美容角度而言,采用邻近组织修复是最好的选择。 4.手术后会留疤吗?还会长头发吗? 手术都会存在疤痕。因无发的皮损区域已切除,术后除疤痕处之外头发将正常生长。面部等暴露部位常需精细的美容外科设计和缝合技术,并进行术后疤痕精细管理,达到切除病损和美容效果,尽量淡化疤痕。 5.皮脂腺痣手术如何麻醉?手术需要多久? 麻醉主要包括局部麻醉、镇静麻醉、全身麻醉等方法,一般以局麻为主,年龄较小创面较大者采用后两种麻醉。宝宝不配合时可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或给予静脉镇静药物辅助局麻。手术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创面较小者一般30-60分钟可完成。 6.皮脂腺痣手术后如何护理、拆线? 一般术后要求隔天换药,换药可就近或在家里完成,需要特殊减张护理等遵医嘱。拆线时间根据部位而定,头面部7天左右,颈部10天左右。 7.皮脂腺痣手术后会复发吗?需要复诊吗? 切除干净后极少复发,可根据肉眼和病理切片综合判断。一般术后1月、3月、6月要求复诊。 ------------部分内容摘自《皮肤外科学》 守护皮肤健康,皮肤外科团队与您同行! 业务简介: 1.小儿皮肤外伤和疤痕修复,胎记(皮脂腺痣、疣状痣、先天性色素痣、毛母质瘤、太田痣、咖啡斑、婴幼儿血管瘤等); 2.皮肤良恶性肿瘤治疗(痣、脂溢性角化、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癌、黑色素瘤、乳房外Paget's病、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创面修复,烧烫伤疤痕、瘢痕疙瘩、外科术后疤痕、瘢痕癌的治疗; 3.特需服务:皮肤注射美容(肉毒素除皱、玻尿酸充填、腋臭)、光电美容(祛斑、光子嫩肤、点阵激光)、皮肤微整形(埋线提升、脂肪充填)、瘢痕修复等; 4.临床研究性治疗:先天性巨痣、泛发性疣状痣、汗孔角化症、遗传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的外科治疗。 邓丹医生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周一上午 皮肤外科胎记-特诊 周二上午 皮肤外科-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 疤痕门诊-特色专科 *特诊:2号楼14楼;特诊挂号只能电话预约:021-38626141,021-38626142 *特需门诊:1号楼(老门诊楼)2楼特需诊区 *皮肤科:1号楼(老门诊楼)2楼; 可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患者服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订阅号预约挂号 *复诊患者(或需要预约手术)可直接挂皮肤科普通号,找陈琢、程颖、何欢、万朋杰等医生都可以。 皮肤科电话:021-38088100或021-38626161转分机89100 *具体出诊信息仍以现场情况为准,请及时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儿童皮肤外科”订阅号,以及hdf、微医网站。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浦东新区康新公路4358号) 有医美要求的亲,周六可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学美容科。(护士台:021-60236592,预约热线:021-60236000)
邓丹 2022-11-22阅读量3.1万